读《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000字

读《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000字:

“社交界就是这样,大家都看不透对方,都不跟对方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过生活到处都是这样。”这句话是德·盖尔忙特夫人对德·弗罗贝维尔先生说的,十分苦涩,但又千真万确。

对于社交界,“任何作者对自己的人物都不像他这样既冷酷无情又心慈手软。”他的朋友雅克·波雷尔说,“他把人物像兔皮那样翻过来,但他首先是狂热爱恋,然后这些被人诅咒的人物在他笔下突然具有其高大的身材,他们如同被爱慕者用手抱着。”

普鲁斯特对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的怪癖迷恋,他写下的关于爱情、友谊、欲望、嫉妒、丧失以及记忆的文字,到现在的时刻,我们仍然感到我们自己也处在跟一百年前的普鲁斯特年代相同的时代。

我们也被那些情感所感动和困扰,我们也迷茫,也被误解,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伤害了我们的朋友、恋人和亲近的人。我们也希望被别人尊重,也想踏进更高一级的圈子,我们也表现出对文学,对绘画和音乐的喜好,我们也曾经装高雅,跟人辩论尼采,探讨叔本华,对波德莱尔的诗也得评论一番。我们对一切好像感兴趣的事物和人,总想要跟交谈者,辩论一下高低,有时话不投机,互相抬杠,甚至恶语相加。

我们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别人的思维里,我们能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臆想,别人怎么想怎么做,那是人家自己的心,你无法改变,只有在他想跟你交流的时候,你才能参与到别人的思维里去,而且,你丝毫不能影响和改变别人的看法,有时即使他表面同意你的看法,那可能是他顾及你的面子怕伤害你罢了,从内心他可能还是不同意你的想法。

我们想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但我们又担心和害怕进入,怕伤害别人,更怕被别人误解。有时我们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具有明显主张和舆论看法,如果文章本身就有某种道德倾向的话,你就很有可能让你朋友圈的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似乎感到你发这篇就是冲着他而来的,这时你很有可能对此一无所知。这就是造成我们互相误解和伤害的根源,当然这是发生在我们互相熟悉而且彼此之间有一些了解,而且总是默默地互相关注的比较亲近的人之间,对于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你发任何文章,他从来都不会看,即使看他也不会丝毫想起你的存在,说到底,他就不是你的圈内人。

所以,社交之人,一定要三观一致,同样的兴趣爱好,差不多的看问题的认识能力,经济能力社会阶层不能悬殊等等。

社交是有进入门槛,像读名校那样,对人的一生的定位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宽度,并在无形之中同样影响了下一代人阶层定位。特别是在当下,人情社会越来越被经济庸俗化的时候,那些以前单纯的社交圈,门槛越来越高,大多数的人们如今只能在网上追寻那些虚幻而不可及的微信朋友圈了。作者:许如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37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民主新论:古典问题》读后感_900字

    《民主新论:古典问题》读后感900字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民主是褒义词,这里既有教育的功劳,也有人认为是天然的语义。但两千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民主发展到极致,同最坏的政体一…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81
  • 读《黑魂灵》有感800字

    读《黑魂灵》有感800字: 《黑魂灵》是曹文轩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随笔集,共由9个篇幅组成,其中有《黑魂灵》《甜橙树》等名篇。每读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心灵的洗礼,甚至是心灵的救…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8
  • 《傻子》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阅读了叶圣陶写的《傻子》这篇文章。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傻子木匠的故事,有一天师傅让他和师兄锯木板,锯着锯着师兄困了,于是傻子让师兄去睡觉,自己一个人一直锯到了天亮。师傅…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447
  •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2000字

    “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写道。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51
  • 《中国成语故事》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聆听水滴石穿的声音――读《中国成语故事》有感 一块石,岿然不动地卧于岩洞,他已在此酣睡了几千年。 一滴水,悄无声息地贴着岩壁,她已向下滴了几个世纪。 水,汇聚全身的力量…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295
  • 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800字

    幸福是从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幸福是在灯下读着的来信,品味;幸福是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想。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对现状的接受与肯定并由此带来的快乐。最近我在课余读了《建设幸…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