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徐老师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生成,再到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互联网+"时代变革课堂,显示着徐洁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5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课堂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简,要大道归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洁净着我的心灵。

一、真诚,发自内心

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虚情假意,数行应付,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师形象,淡化师生关系,一时应付却后患无穷,以诚相待,以心交人,真诚地评价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眼中有自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激情。

二、始终抱有期望

众人皆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对期望有了绝对善意的期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切尚未定论,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三,紧扣教材不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元反映,但学生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在价值观的导向上无所作为是不可取的,教师既要给学生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点评引导。

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战争的分析,需要站在多个角度,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客观、公正的进行分析评价。所以说,在历史教学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同时也不忘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学生的学堂,更是教师的学堂。当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播撒教育理想、信念和希望的麦田,成为学生种植梦想、收获知识、丰富思想的花田,唯有如此,才能创建最好的课堂。作者:钟春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53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玛法达看世界》读后感1000字

    作者:龙凤使者17 足球、探戈、玛法达,作为西班牙语世界里最著名的小女孩、如今阿根廷旅游业最可爱的代言人,玛法诺的形象在阿根廷,甚至智利、秘鲁等拉丁美洲国家随处可见。 布宜诺斯艾利…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27
  •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1000字

    【第1篇】 黑暗中点燃希望――读《骆驼祥子》有感 一盏茶,一缕香,一捧古卷细思量。如豆的灯光下,书香晕染,茶香缭绕,心香氤氲…… 沉浸在《 骆驼祥子》中,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0
  • 《画眉嘴国王》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画眉嘴国王》这篇文章。   文章里写的是从前有位公主,漂亮的举世无双。但她很高傲,觉得没有一个求婚的人能配得上她,还拿他们取乐。一天,国王把所有来求婚的人都请来了。当公…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243
  •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梵高》读后感_400字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梵高》读后感400字 书里讲的是梵高的名画之美。 文字部分浅显易读,很适合小孩子阅读。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使读者阅读时候带着问题,并跟着作者一起思考,解…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63
  •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_1300字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1300字 以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开头: 熟知的故事(温水煮青蛙):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青蛙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78
  • 《呐喊》读后感_900字

    《呐喊》读后感900字 鲁迅,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都说鲁迅的作品好,到底为什么好?我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以人为本,立足于时代,反应社会生活。鲁迅的作品便是…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