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解读——道德经读后感800字

道家哲学解读——道德经读后感800字:

“无,名天地之始”

生命从何而来?父精母卵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就像是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胞一样,即使它们有其特殊性,两相结合,也只能形成一个有特殊性的东西。比如泥与火结合,形成了陶,形态质地变了,本质还是没变,依旧是无生命体。那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到一个婴儿,生命从何而来?

生命又是什么?如果生命是健康肉体的组合,那如果有健康的各个器官,由科学家将之天衣无缝地组合起来,这样的“人”会有生命吗?如果有,那我们讨论“精神”,“灵魂”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那肉体枯灭后,灵魂也会消亡吗?若灵魂永存,那它们会去哪里?

“名可名,非常名”

语言和名相不可执着,我认为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圣人之言论,于其时代,于其生活背景可行。但不论是自然还是社会,或者每一个个体,都在变。譬如孔子重视“礼”,是因为周末年人心不古,道德有悖,而《红楼梦》中,在一个“家教甚严”的大家族要遵死礼,就是对年轻人自由思想的扼杀,鲁迅反传统文化,是外国的坚船利炮胁迫中国人不得不直面战争,直面生存困境,在活下去都如此艰难的战争时代,要普通百姓都知礼谈乐是天方夜谭。而在现世,经济科技网络发展,人有了钱想要更有钱,无止尽地追逐美,物质,权力,这于自然规律是相悖的。

世间凡种种,都盛极必衰,人的物欲若不加以节制,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妨害思想或精神。所以现代说要复兴国学,因为国学里有一种中庸之道,对自然有一种敬畏之心。譬如严冬熬过必会开春,自然延续了千万年的法则,人也应该遵守。所以“知道”后,人应该采取一种平和的生活方式,在平和的一天又一天中去探求宇宙生命的真谛。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就如我第一个问题,世上还有许多的问题不可答者,现实中似乎没有线索,因此要从“无”中寻。而“无”玄之又玄,因此我们要从“有”中细察端倪。事物的发也有道,那其生亦有道,正所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道而一”,因此“无”也可观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68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有感

    自己,就是最优秀的――读《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有感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的思想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今天,我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一文,受益匪浅。 故事…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213
  • 冒险与奇遇——《绿野仙踪》读后感400字

    冒险与奇遇——《绿野仙踪》读后感400字: 绿野仙踪是一本优秀的童话故事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成为了世界文学名著。最近,我在老师的建议下购买了这本书,并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通读了…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1
  •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300字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300字: 终于读完这本书,但是要再拜读原著《传习录》才能进一步理解。总结下,身,心,意,知,行。肉体是身,灵魂是心,感觉是意,思维是知,行动是行。 人心本无善无恶…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8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600字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600字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读书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一心求快,往往欲速不达,可能从机械的状态中理解许多遍也不一定能弄懂书本的意思;如果只是为了物…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5
  • 读《智救老黄牛》有感300字

    一天,聪明狐在边玩耍。见一头老黄牛正在犁田,便走过去打了个招呼。老黄牛犁完了田,累得直喘粗气,他见田边有一桶水,便赶紧把头钻进去,痛痛快快地喝了起来,一会儿,他喝完了水,可脑袋却怎…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13
  • 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读《培根论说文集》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收录培根集中体现哲学思想的58篇随笔中,我感受到了培根的文笔简练优美,更重要的是极富哲理性、透彻深刻的道理冲击我…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