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学》读后感2000字

《止学》读后感2000字:

前段老大哥送我一本书“止学”,书籍的开篇介绍中讲到,这本书深受曾文正供推荐,也是语录体的,书籍的编辑者,给每句话做了简要的解释和阐述,又配了一个故事,可以说简明易懂!

初读的时候,感觉有些脱节,因为语录体的记载是比较难入语境的,一旦不能入语境,陷入解释说明的路子,基本上我就读不下去了,感觉有些无味!

但是我读书,一直奉行既然翻开第一页那么就一定读完他,不太接受半途而废,最坏的结果,拿这本书练习下耐心!

为了读下去,我拿起笔开始批注,对着文言文先磕一篇,然后再看解释和故事,两项对比,慢慢有了意思,坚持再次被证明是对的,因为对比的过程中,趣味和好奇起来了!

都说柳暗花明又一村,昨天和书院的一些同学去了一个朋友的公司喝茶,聊了几个小时意犹未尽。晚上回去老妈和孩子都睡了,我就一个人坐在客厅的罗汉床上,翻这本书,太太也过来看书,她说你喝茶不,我说可以,一盏灯一杯茶。刚好看到一句话,举的例子是范蠡的,看的不尽兴,我突然想,史记列传里面有范蠡列传,就搜来看了一下,开篇点题,综述了范蠡的一生,三次迁徙,皆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太史公也给他很中肯的点评。

古人的迁徙不像我们现在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这和我们中国人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有的朝代也不鼓励流动,乱跑的人别成为流民。我们在来看范蠡的三次迁徙其实是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勇气的,因为急流勇退,说的容易做到很难,各种关系感情,自我的心理纠缠,太多羁绊。

太史公在越世家中最后又这么一段点评: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这段文字的中间,有四个字:“所止必成名”,简单说就是到哪里都能干出个名堂来,但是他又三次都急流勇退,恰到好处的“止”住,没有像历史上一些人,贪恋功名富贵,最后家破人亡。

我们先来看下他的第一次“止”:范蠡遂去,自齐遣大夫种书曰:“蜚虫尽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也就是伐吴成功以后,他给文种写信,讲了著名的一段话“蜚虫尽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且原来有修为的人都懂些相术,这个不是迷信,诚于中形于外,如果熟悉这个人,而且对相术有了解,那么基本上看的还是很准的。所以范蠡就说越王这个人,脖子长,小嘴巴,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你赶紧走。文种就称病不上朝,结果越王果然疑他,最后文种自杀了,没有得到善终。

我们看范蠡的处理: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戮力,与句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天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句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句趾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这段话综述了范蠡帮助勾践复国的整个过程,二十年同甘共苦,伐吴成功后,声名显赫。但是范蠡很有警惕心,在中国的环境当中,盛名背后多是很大的危险,这也是对中国阴阳学问有研究,读读历史,大家都知晓的一个简单道理,但是做到是很难的。他知道在一个地方太有名,那是活不下去的,所以当勾践说:分国有之的时候,他就偷偷的乘船跑了。

接下来的两次,在齐地,我们看下原文: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读后感m.simayi.net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他怎么讲:他说一个平头老百姓,有万金,又当齐国的宰相,这个已经到头了。这个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叫“满则溢”,太多了一定会溢出来,会引人嫉妒,所以这次再次放弃财富和权力,到了一个叫陶的地方,做生意,很快又成了巨富。

范蠡的这三次迁徙,两次“止”于名利权之前,可见一个“止”字是安身立命的无上法宝。况且伐吴功绩甚伟,但是他对于“名”的本质,以及人性的通透了解,让他转危为安,否则就是文种的下场。

后面有机会可以逐章的为大家分享止学,今天先到这里。作者:樊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3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不能失信》读后感600字

    在阅读课上,我读了一篇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我不能失信》。 这个故事讲述的内容是宋庆龄的父母叫她去一个有鸽子的家玩,可她坚持没有去,因为她约了小芳到她家教她叠…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30
  •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上周读完了郭建龙先生写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阅读过程中做了一些阅读批注,今天整理成读书笔记和各位朋友分享: 一、书中原文: …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44
  • 读《生命泉》有感200字

    读《生命泉》有感 里我读了《生命泉》,我对这本书很有兴趣,也有许多感受。《生命泉》这本书写了:有一位国王生病了,只有生命泉才能救他,三个王子都去找生命泉,在路上都看到一个小矮人,但…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92
  • 勇敢的旅行

    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鼠胆 神威》。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聪明的老鼠,叫杰罗尼摩。因为他对什么事都害怕。所以,他和妹妹强行把他送进一个叫鼠胆神威的野外培训班。就这样奇妙…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26
  • 读《小猪和园妈》有感500字

    今天,我读了《和园妈》这本书,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主要讲了园妈一直有一个星妈梦,可风铃草和风信子却不想成为明星。一天,园妈去菜市场买了一只荷兰猪,他很聪明,还会说人话,园妈便把他起…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02
  • 《日光流年》读后感500字

    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受。第一卷、第二卷时:作者有点用力过猛,通篇都在感受性描述,形容词又不常见;读起来很费力。 第三卷时:一直在想,那个圈层中的人如何走出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寻求另…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