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围城——读围城有感1000字

多重围城——读围城有感1000字: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讲述了民国时期出洋留学的方鸿渐,回国后的感情,亲友和生活。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刻画了民国时期那个动荡不安,黑暗混乱,勾心斗角的社会。

在故事开篇,便介绍了方鸿渐在国外的懒惰,终不得不为学位发愁,被迫去买了博士文凭。这文凭后来也是给了他一些本不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但负重那浅薄的知识终要露馅,从他在三闾大学的任教便可见一斑。文中也暗示了这种情况绝非个例,足见当时许多学生出国并不是去学知识,而只是去混个文凭。但这文凭在国内却远比知识重要,只因当时国人对于这样镀金的无比推崇,以及当时人才的短缺,这着实让人感到悲哀。其实这在现在也同样有之,学位便是我们找工作的敲门砖,没有或是比较低基本无望。这实质上是一个缺陷,如果没有文凭学位,我们很难评定一个人的才干。但没有也不是不行。就如民国时的陈寅恪先生,在外留学却未曾获得一个学位,但最终仍是一代大师。至于原因,他曾说过:“如果为了一个学位,花个三五年去只学那一点,未免太浪费时间了”其实学习本应是不断掌握知识的过程,而文凭也是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本不应看得这么重,但迫于现实的无奈,但又不得不将其摆上台面,可能这样会显得公平一点吧。

在故事的中后期方鸿渐与孙嘉柔结婚,但婚后的生活却异常不平。有诸多因素在影响,诸如家庭,工作,妯娌,交际以及结婚的仓促,但无疑,他们对彼此的感情和态度才是关键。方鸿渐有时的固执和孙柔嘉时不时的性子便造就他们吵不完的架。其实,这也属正常,因为我们对于最亲的人才最肆无忌惮,因为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他们理所应当地要包容我们,体谅我们,孰不知每个人都应被尊重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性子,没有人应该无限包容你。·不断地争锋相对只会为感情添上一道道鲜红的伤疤。若是他们能适度地宽容与理解对方,感情也不会那么容易破裂。同时对于妻子,丈夫应该维系的从不应是亲情,而是爱情。亲情的平淡只会造就关系的疏远,而爱情的甜蜜才会造就关系的紧密,才会变成彼此的依靠和需要,稳定一段婚姻本就应靠的是彼此的宽容与谅解,彼此的需要与扶持以及那甜蜜与满足感。这也正是方,孙二人所缺少的,而且本来对于彼此的了解也不充足,最终感情的破裂是在所难免的。

这些问题在当今许多夫妻身上都有,许多都已是貌合神离,但为什么还要在一起呢?大多都是为了孩子。而要如何弥补呢?无疑要双方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起维护与守护婚姻的责任。作者:聂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5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别人的脚印》读后感700字

    做独特的自己 ――《别人的脚印》读后感 “从众的思维,造就出的只能是思想的庸者;从众的人生,造就出的只能是生活的俗者……”读罢全文,我对这两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众二字不就等于5…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32
  • 《项链》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给我推荐了一本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开始我一定都没有兴趣,在的强行下,抱着一种消磨时间的态度读《项链》。没有想到越读越有意思,我一下就你迷上了,一口气就轻松的看完了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77
  • 《带着武器的鱼》读后感350字

    做遨游的鱼 ――《带着武器的鱼》读后感 里,给我们推荐了许多好书,说看看喜欢哪些,就给我买。看到《带着武器的鱼》这个书名,我非常好奇,于是赶紧催着给我买。 这真是一本有趣的书!可爱…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53
  • 读《真正的生活者》读后感600字

    读《真正的生活者》读后感600字: 生活就象一条河,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涛骇浪;生活是一种律力,有光有影,有晴有雨,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狂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暗的有趣,明的更…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3
  • 《悲剧人偶》读后感心得体会

    《悲剧人偶》读后感心得体会: 作为东野圭吾的书迷,在16年冬读完他的所谓的“转型之作”《拉普拉斯的魔女》后,因为太过失望,便放言今后决不再买他的书。一晃两年过去了。这两年我果真没有…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0
  • 本性与欲望——《高老头》读后感500字

    本性与欲望——《高老头》读后感500字: 人本性的好坏不一定是一出生就被决定了的,刚开始他们的本性就如同一张未被玷污的白纸渐渐地接触的人多了,就像一支支画笔一样在上面涂鸦。 就好比…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