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上周读完了郭建龙先生写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阅读过程中做了一些阅读批注,今天整理成读书笔记和各位朋友分享:

一、书中原文:

在任何一个朝代,只要政府出现财政困难,就会出现一大堆吹鼓手,帮助政府鼓吹增加财政收入的好处;而财政收入的增加,意味着社会承担更重的负担,反而会造成经济的衰退。

我的标注:

即便与以高税负、高福利著称的北欧国家相比,中国的宏观税负已经很高了,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社会最需要的是降低税负。基于这样的认知,任何鼓吹政府增加“政府职责”的行为都值得警惕和谴责——政府增加“政府职责”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政府雇员的膨胀和他们开始追逐自我利益。

二、书中原文:

西汉武帝时代的桑弘羊的“社会主义”观点看上去非常具有说服性,也有严格的逻辑性,但在实践层面上,人类对于这个理想已经试验了几千年,每一次试验都会发现:政府的管制需要官僚去执行,而政府权力愈大,官僚可以变现的资本也就越大。最后发大财的往往是政府的官员、官员的亲戚朋友,以及其他类型的关系户。另外,政府对于经济的限制越多,民间经济越凋敝,人们就越会发现要发财只能靠政府。

我的标注:

随着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采购服务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这块“肥肉”将会被“政府的官员、官员的亲戚朋友,以及其他类型的关系户”所关注,他们将会想尽办法去吃掉这块“肥肉”。要在增加社会服务的同时减少资金被政府官员及其利益同伙吃掉,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规模减税,把钱的使用权还给民众,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偏好去自由捐赠给他们认同的公益组织,再由这些公益组织为特定人群、特定社会问题提供专业的服务。对于以政府采购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益机构”们,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它们并不是NGO,而是政府的服务商,和一家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商业公司并无多大区别,他们口头宣称的公益理想、机构使命和价值观,只是噱头而已。

三、书中原文:

随着隋代的统一,社会的生产效率的确在迅速提高。只是,社会上的资源都被一台高效的征税机器送到了政府手中,又被束之高阁,或者浪费掉了。无论人们生产了多少东西,都无法满足政府的浪费行为。资源的错配使的一方雄心勃勃,一方却饿着肚子。这提醒人们,在集权帝国时代,高效的征税机构貌似实现了公平,但很可能意味着普遍的贫穷,因为当税都被政府拿走之后,留给百姓的,只剩下劳苦和饥饿。

我的标注:

公益组织在服务弱势群体,特别是经济上贫困的人群时,仅仅提供直接的援助服务,我认为这是行为上的勤奋+智力上的懒惰,这样的公益机构应该被淘汰——如果发钱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干脆让政府委托一家银行,每个月给他们发一定数额的的现金补贴就好了。我认为,公益同仁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他们贫困的根源是什么?

四、书中原文:

元朝末年脱脱的例子提供的教训是:一个富有进取心的政府往往会大手大脚花钱,大手大脚花钱导致它必须尽可能地捞钱,捞钱最简单的方法是加税和印发纸钞,这些最终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崩溃。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朝代中期,导致的是经济抑制和社会衰落,而如果发生在朝代末期,就是直接的崩溃。这与个人的人格和人品无关。

我的标注:

一个政府要获得收入,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办法:一则是收税,但税收的太高、太多,会引发民众的普遍反弹,所以是有上限的;一则是发行国债,向人借钱花,但既然是债,就是要还的;一则就是增发货币,搞通货膨胀,通过印钞票的方式来偷偷地从老百姓的手中抢钱花。读后感m.simayi.net这三种方式中,第三种方式最不易被察觉,但也最容易造成普遍的伤害。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保护自己的财产就是捍卫我们的自由权,应该想办法去对冲政府的通货膨胀。

这书本是最近几个月以来读到的好书之一,我认为这本书的内容及观点值得公益同仁了解、参考、借鉴,所以特向公益同仁郑重推荐这本书:

1、这本书有助于你深入理解中国社会的底层结构和基本逻辑,帮助你更清晰认识到“金钱”对个人生存、社会走向、国家命运的“决定性”——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认为诸多公益同仁由于对“金钱”持负面的看法,所以对于金钱的巨大力量“选择性忽视”。

2、这本书有助于你从“保护私人财产权”和“警惕政府过度征税”的视角去反思公益行业目前一些惯常的政策倡导的价值取向,这些看似充满道德高尚和政治正确的政策倡导,比如呼吁政府出台专门的政策、设立专门的部门(机构)去服务某个特定的弱势人群,比如城市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等。

3、这本书有助于你和你所在的公益机构去设计(反思/优化)更有助于诸多社会问题的公益解决方案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制度。作者:霍庆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5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怎么办》读后感1000字

    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去看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坐在餐桌前点评的食客未必是好厨子,以文学批评闻名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确实不是个好的小说家。所以这本所谓的小说,便是硬着头皮…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49
  • 《不施麻药取弹头》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不施麻药取弹头》的书,书中讲道:在过去的战争年代,一位红军女战士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由于缺少麻药,她在做手术时,咬紧牙关,忍受疼痛,这位红军女战士就是吴顺英。 吴顺…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98
  • 爱国书籍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学习好榜样 ――读《雷锋日记》有感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是一首音乐教我们的简单易唱、曲调淳朴的歌曲。 《雷锋日记》是雷锋叔叔自己写的一个个真实而又感…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94
  • 读《笑猫日记―又见小可怜》有感800字

    在这个里,我读了一本著名作家杨红樱刚写的一本书――《笑猫日记―又见小可怜》 这本书是“新鲜出炉”的,我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主要由五个主人公――他们是球球老老鼠、笑猫和虎皮猫,…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44
  • 《唐栗子和他的同学们》读后感400字

    1、《唐栗子和他的同学们》读后感400字 作者:周欣怡 今年寒假,我读了许多书,有《海底两万里》、《金银岛》、《草房子》等。其中令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唐栗子和他的同学们》。 主人公…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31
  • 《35公斤的希望》读后感600字

    看了书的题目,我想 “希望,论斤么”?到底怎么回事? «35公斤的希望»的主人公叫格雷古瓦,他是个典型的差生。他这样评价:“我恨。我恨它远甚于世界上的任何东西。…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