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绝命诗——《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00字

谭嗣同绝命诗——《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00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最近读这本书,也许现在的你和我同事一样,误以为我要一心向佛了……其实,这是一本很悲壮的书,本书讲述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那个民穷国弱的清末民初年代上下求索、变法图强的历史,法源寺最初为悯忠阁,是唐太宗为纪念因其东征而亡的战士们建立的,这座凝聚忠贞烈士之魂的寺庙与这段悲壮的历史更相映不过了。

烟雾弥漫

这是一段烟雾弥漫,令人摸不清、看不透、让人喘不过气的历史。西太后从最初一名咸丰皇帝的妃嫔一步步成为掌管清末几十年的权力者,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一次又一次战败、一次又一次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依然极尽奢靡之风气、对忠良之人极尽残忍手段予以破坏……

光绪皇帝协康有为等人戊戌变法以图就国,然而遭到西太后软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得不南逃,谭嗣同等六君子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让人不得不沉思,一个人专政几十年不得破,改良分子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中国现状却不得,这是为什么?

个人只有和群体的大多数一起浮沉,才能免于被残忍对待,个人太优秀了、太特立独行了,就容易遭到群体的迫害,群体是最残忍的,群体比个人不是更好就是更坏,群体比个人极端的多。

但以上皆为风雨最激烈之时,优秀的人始终是群体的指路人,终有一天群体的极端会被修正。但这暴风雨最激烈之时确实是昏天黑地、令人难熬啊!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是一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我自高中时代开始接触并很喜欢的一句话,最初是形容孔子的,我很欣赏也很认可,很多事情虽明知不能成功,但不能不做,正是仁人志士们一次又一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绘出了有情有义的历史,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更是如此。

谭嗣同——明知改良行不通,但依然投身于改良事业;明知不必非死不可,但依然英勇就义!对谭嗣同我是极为佩服的,他的这种性格或处世之道也是我所认可的,虽然改良之路行不通,但必须得有人去走这条路,来证明此路不通;·虽然明明可以不死,但必须用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去做的意义远大于结果的成功。

这是谭嗣同狱中之作,他死得从容不迫、死得大义凛然,为了不牺牲更多保护自己的人而不逃走,因为没有救出光绪皇帝而甘愿受死,为了帮父亲开脱伪造书信断绝父子关系,甘愿自我牺牲,让梁启超等人受日本大使馆庇护以图来日再战。

斯人已逝,悟已往之不谏,以史为鉴,知来者之可追。作者:一程山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08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南渡》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昨晚读《南渡》,读到蔡元培之女蔡威廉之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种敬意油然而生。蔡威廉是我国上世纪民国时期少有的女画家,因贫于1939年在家产女,结果难产而死,年仅35岁…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80
  •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400字――小兵张嘎观后感

    《小兵张嘎》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一爱一国主义的提片! 我觉得这部电一影的一精一辟之处就在与编导用真实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不同人物的一性一格特点,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英雄用…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07
  • 《查理九世》读后感600字

    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翱翔知识天空的翅膀,是攀登知识高峰的绳索,是畅游知识的小舟…….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和…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20
  • 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六年级

    【第1篇】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她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之所以我读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是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读的书。 下面,就让我…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07
  •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1000字

    翻开《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文章开头序言的标题就吸引了我“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所言“我做你的,你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76
  • 小猪唏哩呼噜读后感450字

    【第1篇】 做个勇敢、懂事的孩子 ――《唏哩呼噜》读后感 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小猪唏哩呼噜》这本书,文中的主人公小猪唏哩呼噜深深的吸引了我。 在我的印象中,猪应该是笨头笨脑…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