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绝命诗——《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00字

谭嗣同绝命诗——《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00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最近读这本书,也许现在的你和我同事一样,误以为我要一心向佛了……其实,这是一本很悲壮的书,本书讲述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那个民穷国弱的清末民初年代上下求索、变法图强的历史,法源寺最初为悯忠阁,是唐太宗为纪念因其东征而亡的战士们建立的,这座凝聚忠贞烈士之魂的寺庙与这段悲壮的历史更相映不过了。

烟雾弥漫

这是一段烟雾弥漫,令人摸不清、看不透、让人喘不过气的历史。西太后从最初一名咸丰皇帝的妃嫔一步步成为掌管清末几十年的权力者,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一次又一次战败、一次又一次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依然极尽奢靡之风气、对忠良之人极尽残忍手段予以破坏……

光绪皇帝协康有为等人戊戌变法以图就国,然而遭到西太后软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得不南逃,谭嗣同等六君子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让人不得不沉思,一个人专政几十年不得破,改良分子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中国现状却不得,这是为什么?

个人只有和群体的大多数一起浮沉,才能免于被残忍对待,个人太优秀了、太特立独行了,就容易遭到群体的迫害,群体是最残忍的,群体比个人不是更好就是更坏,群体比个人极端的多。

但以上皆为风雨最激烈之时,优秀的人始终是群体的指路人,终有一天群体的极端会被修正。但这暴风雨最激烈之时确实是昏天黑地、令人难熬啊!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是一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我自高中时代开始接触并很喜欢的一句话,最初是形容孔子的,我很欣赏也很认可,很多事情虽明知不能成功,但不能不做,正是仁人志士们一次又一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绘出了有情有义的历史,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更是如此。

谭嗣同——明知改良行不通,但依然投身于改良事业;明知不必非死不可,但依然英勇就义!对谭嗣同我是极为佩服的,他的这种性格或处世之道也是我所认可的,虽然改良之路行不通,但必须得有人去走这条路,来证明此路不通;·虽然明明可以不死,但必须用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去做的意义远大于结果的成功。

这是谭嗣同狱中之作,他死得从容不迫、死得大义凛然,为了不牺牲更多保护自己的人而不逃走,因为没有救出光绪皇帝而甘愿受死,为了帮父亲开脱伪造书信断绝父子关系,甘愿自我牺牲,让梁启超等人受日本大使馆庇护以图来日再战。

斯人已逝,悟已往之不谏,以史为鉴,知来者之可追。作者:一程山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08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经典之作,彻底颠覆你对思考的看法!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经济学人》年度十佳图书,巴曙松、何帆、王福重等知名经济学家高度评…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786
  • 武松打虎读后感600字

    做一个勇敢的人 ―读《武松打虎》有感 武松打虎讲述了他路经一家酒店,喝了十八碗“出门倒”后,不顾酒店主人的劝阻,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傍晚时遇到了一只吊睛白额,在与的打斗中,灵巧地…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303
  • 读《帝国的正午》有感2000字

    首先说明:此本书只适用于闲暇休闲,不能作为了解真实史实的读本。 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最令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是历史,而最令我们骄傲的历史即是汉唐的辉煌。一方面是因为专业课的要求,另…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43
  • 《写“万”字》读后感300字

    昨天,我读了一本书――《写“万”字》。 里面写着:有个目不识丁的地主,请了,一位先生教他的儿子读书。教先生地主的儿子描红,口里说“一画就是‘一’字,二画就是‘二’字,三画就是‘三’…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59
  • 爱在大自然——读《我的山野朋友》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地球好比人类的母亲,她无私地向人类提供各种宝贵的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球就是我们的生命来源! 在刘先平的《我的…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4
  • 《叛逆的蛋壳组合》读后感800字

    青春是一扇大门,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朝气的世界,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青春更是一首乐曲,优美动听,每个人都是这首乐曲中的音符。 十四岁,我们迈开了青春的第一步,你听到它的脚…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