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人工智能》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这个“夏日时光”在广州长长的夏日里一直荒着,广州一日进入了秋天,在阴凉的午后,听着音乐,在荒芜的地里种种草。

转岗做数据分析之后,要学习的东西挺多的,但日子过得也算充实而美好。这些年,觉得非常幸运的是自己一直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数据领域,可以玩的东西挺多的,抛开数据质量数据管理,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很多公司包括本司还停留在底层的静态报表,离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和机器学习结合做一些预测和推荐还有点距离。即使在静态报表方面,由于涉及到的部门多,再加上快消行业数据量大,销售端业务复杂,报表怎是一个“乱”字了得。希望能借新技术之光,重建新世界。

话归正题,到底数据分析和如今非常火爆的AI是怎样的关系,抱着这样的疑问,拜读了李开复先生的《人工智能》和《AI未来》,吐个槽先,《人工智能》是2017版的,《AI未来》是今年出的,但是内容重合度挺高的,不知道开复同学怎么想的,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希望不是奔着钱的目的。先读《人工智能》还觉得收获不少,再读《AI未来》时,就味同嚼蜡,花了两小时,匆匆掠过。

总结几个点和思考。

“人工智能经历了三次浪潮,而现在火热的第三次浪潮正是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等于人工智能,但是深度学习是当今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人工人能发展的核心技术。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模型后来被人们称为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受限于计算能力和数据不足这两大痼疾蛰伏了很久,最近几年终于发力了。人工智能时代,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成了密不可分的一对儿,深度学习可以从大数据中发掘出以往难以想象的有价值的数据,知识和规律。”(上述多数引用不同章节原文,后期加工组合)。这样看来,数据分析和AI还是关联度很高的,而且中国这些年在AI的研发能力和美国有的一拼,加上人口红利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大数据有更好的基础,在这次浪潮中,中国是有自己的优势的,不一定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了。

“大数据,因为信息交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三个方面能力的大幅增长而产生的数据,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数据分析以及分析基础上的数据发掘和智能决策。”(引用原文)。除了电商的数据之外,到底怎样的企业数据可以称之为大数据可以和深度学习结合呢,怎样利用物联网来开拓我们的数据,我还没找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去发掘数据来源。附了一张微软对数据的定义供大家一起学习。

“战略方面,我们丝毫不用担心AI能否落地,能否商业化,Google,Facebook搜索和广告业务本质上就是机器学习驱动的,而且早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我们需要关心的只是人工智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以何种趋势,何种方式在其它领域落地的问题。"(引用原文)。书中着重讲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金融等领域。回看传统企业,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消费者洞察,机器人客服等开始的比较早,但其它领域呢,能不能做更准确的销售预测,经销商TP优化,库存预测,工厂维修和异常管理呢,还是要接着研习和尝试,才能有更深刻的认知。

“一个会玩游戏的人工智能和一个会帮助医生诊疗疾病的人工智能,它们之间的技术,竟有如此之多的共同点,技术的神奇莫过于此。”(引用原文)。为什么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因为一直在思考在企业实施AI进程中的人才储备,到底哪些是可迁移技能,行业数据的理解和AI技术能力孰重孰轻。读后感m.simayi.net书中有提到,人工智能时代创业的五大基石:清晰的领域界限/闭环的自动标注的数据/千万级的数据量/超大规模的计算能力/顶尖的科学家。而吴霁虹在她的《未来地图》里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关键点有三个要素,核心算法,行业数据和行业专家。企业里的“数据科学家”和科学界或者创业公司的“数据科学家”到底定位和技能需求有什么不一样,是要偏行业还是要偏技术,我还没有答案。

书里穿插了一些趣闻轶事,有两个小故事挺打动我的。第一个是开复打算抛弃专家系统,用统计学的方法去做语音识别,这相当于推翻了他的老师瑞迪教授的研究方向,但瑞迪教授说:科学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个有激情的人是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我的理念也是人的激情是非常重要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迸发出更多的能量。而且,做人做事一定要像瑞迪教授一样有点格局。另外一个有趣的人是马文闵斯,他除了在人工智能研究之外,也是一个跨界的人才,即兴创作古典赋格音乐,在他看来理解音乐是理解人类大脑的一种有效途径,反之,理解人类的大脑也有助于我们欣赏音乐的本质。对我的启发是培养孩子还是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知识是相通的,尤其在人工智能的年代,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就到这里吧,书里还讲了奇点啊(Singularity)–超人工智能到来的那个神秘时刻,哪些职业会消失啊,有兴趣的自己去看吧,同样一本书,每个人读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文章快写完的时候,读到了虎嗅上那篇《那些给人工智能打工的人》,瞬间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好肤浅,犹豫要不要发,但还是发上来吧,人的认知就是在一点点精进的,多年后回头,希望能够见到自己的成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35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战国》读后感_700字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战国》读后感700字 那些历史主角们的收场、结局:白起是被赐死的,范雎功成身退、明哲保身,信陵君是憋屈死的、抑郁而终,春申君是被拎包的李园刺杀的,总之各种各样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11
  • 《华为营销:征战全球的立体战术》读后感_1400字

    《华为营销:征战全球的立体战术》读后感1400字 海云通数字通信有限公司正在全面学习华为的经验,海云通是成立于2006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十年来实际累计投…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74
  • 《明朝帝王师》读后感_7000字

    《明朝帝王师》读后感7000字 看尽西风木槿花—— 刘伯温 明朝辅佐朱元璋的最大功臣刘基(刘伯温)一生才华横溢,能观天象、通玄学,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曾为自己算过卦…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19
  • 《做个有完美性格的男孩》读后感600字

    读《做个有完美性格的男孩》有感 这本《做个有完美性格的男孩》,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性格可以决定人可不可以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完美的性格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我以前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138
  • 《三国演义――七擒七纵》读后感800字

    得人心者得天下 ――读《三国演义――七擒七纵》有感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里面的故事精彩极了,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其中,让…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62
  • 《悉达多》读后感300字

    知识乃炫耀,智慧为自由! 知识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如果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某种快感,那你追求的多半不是知识,而是与炫耀相关的技能以及由此得到的满足。 从知识到智慧的转…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