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秦史》读书笔记及感悟1000字

吕思勉《先秦史》读书笔记及感悟1000字:

文:晨曦初曜;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会之所以然者也。——吕思勉

下定了好几回决心,才开卷拜读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和之前粗读的《秦汉史》一样,都是文言文写就,非有大决心不能读完。此次也只能读完政治史部分,后面的社会史部分姑待后日再读吧。

本书始书于上世纪30年代,成书于上世纪40年代,作者无法利用后期考古资料,只能综合各类文献典籍,但旁征博引的书目都让人应接不暇,书中文字与注解均大段摘抄自相关文献。

吐槽高手:

吕先生绝对是个吐槽高手,如果能活到现在,估计网络对喷战斗力有10分吧。这也是读他的书不觉得太枯燥的原因吧。例如:

1.吐槽疑古派:先秦的经史子集都可以作为史料运用,但各自的运用方法各不一样。古书自有读法,那些妄言疑古只是不懂古书而已。

2.吐槽世界公历:近代人被欧美的的强大震慑,放弃了旧历而用所谓公历,但是中西历法又不一样,换算繁琐;而且东西文化各占世界一半,所谓公历纪事,以前也不过是西方那块地方而已。而且,哪天我们强大了,它又算啥?

3.吐槽《竹书》:《竹书纪年》根本就是假冒伪劣货,理由如下:……

4.吐槽周武王:武王灭纣后,亲戮敌国帝后的尸体,这是后世的“暴秦”也不会做的事。如此残暴,周朝所谓武王之德,也就很明显了。

独到的观点:

.作者反复强调,古书材料要细心去读,不可一笔抹杀,不可以后世之事硬套古事,也不能完全相信古书之言。因此,作者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独到的观点,例如:

1.古代神人不分,人可以附会为神,神也可以降格为人;

2.从古籍中描述的有巢、燧人、伏羲事迹来看,先民们生活环境显然是炎热、湿润的沼泽地区。

3.盘古的传说与古代南方的“盘瓠”毫无关系,来源于《山海经》等中国旧说,在后世的流传中又掺杂印度的“转化”传说。

4.所谓禹定九州,不过是后人附会。以当时的能力,无法阻止大范围的治水工程。古代有“州”无“岛”,二者都是指水中高地而已。九州,不过是小部落度地居民之法,后人则用来规划天下。

5.古代神人不所谓三皇五帝,不过是古代部族名称流传,未必真有其人;所谓天下共主,不过是当时较强的部族称霸于当时。

6.古代传说中的地点,后世多有附会。比如涿鹿、会稽,与后世的实地毫无关系。

7.周公的下场:从古籍的蛛丝马迹看,周公与成王并非如此君民臣贤,周公后期似狼狈不堪,然而也无从考证了。

结语:

此书成书已久,不少观点已经过时,但可以窥见作者治学的态度,看清先秦发展的脉络。而且历史大家的书籍,对于门外汉来说,也是颇为烧脑的。最近对先秦历史比较感兴趣,索性做个系统的阅读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53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坏脾气的玛格丽特》读后感500字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坏脾气的玛格丽特》的吸引人的书籍。  《坏脾气的玛格丽特》是美国作家托尔・塞德勒写的小说,主要讲了一对新婚的旱獭收养了一个人类婴儿。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50
  • 鲁滨孙漂流记读书心得1000字

    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题记: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黎明的第一缕晨光,悄无声息地照耀在我房间的窗台上。窗前,在微风中摇曳的小树…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14
  • 《麦肯锡精英的谈判策略》读后感_3000字

    《麦肯锡精英的谈判策略》读后感3000字 书名:麦肯锡精英的谈判策略 类型:沟通技巧类书籍 作者简介:[日]高杉尚孝,高杉尚孝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学部,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MBA。…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128
  • 《干校六记》读后感400字

    《干校六记》读后感400字! 须臾之间,笔耕不辍! 读来和牛棚杂忆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年代,相似又不同的境遇。 下放的日子做什么呢,种菜园,挖井,建房子,守菜园,再挪到别的地方去,…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0
  • 《沙粒星球》读后感600字

    在我们的世界里,有许多事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甚至小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海边的沙子可以垒成一个城堡,而当我们踩在上面时,它们是否会疼呢?在亚东叔叔笔下的小沙子就有生命。 书中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32
  • 乐于阅读之际——读《三国演义》

    这是一篇读后感有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阅读,能使人登上进步的阶梯。古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14世纪莎士比亚曾说:…

    读后感 2022年10月24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