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孙游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谢朓

作者:谢朓 朝代:〔南北朝〕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王孙游译文及注释

王孙游译文

春天,绿草如丝蔓延大地,各类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

且不说心上人儿不归来,即使回来,春天也已经过去了。

王孙游注释

蔓:蔓延。

英:花。

无论:莫说。

歇:尽。

王孙游赏析

谢眺有一些小诗,带着南朝民歌气息,语言精练,情味隽永。《王孙游》就是这样一首小诗。其“母题”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说诗人的创作灵感或自《楚辞》,而所写的内容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个妇女独守青春的苦闷。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蔓:蔓延。红英:红花。这两句是说,地上长满了如丝的绿草,树上开满了各样的红花。

这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春天里,绿草如丝,葱葱茸茸,蔓延大地,一派绿色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绿的氛围,红的点缀,在鲜明的对比中,烘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草、红花使人想起这个思妇的青春年华。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无论:莫说。歇:尽。这两句是说,且不要说你不回来,就是你现在回来也赶不上春天了,花儿也谢了。言外之意,是说等丈夫回来,自己也就老了,当然还是盼望丈夫早些归来。

她的丈夫出门在外,自己一个人在家度过她的青春年华,心情苦闷。目睹大好春光,红颜难持久啊!这里诗人不主要写少妇如何急切地等待自己的丈夫归来,而是着重写她对于红花的珍惜,对于大好春色的留恋,由此描写她思君、恋君的春一般的情愫。这种对春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留恋透出主人公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这样,从景物的描绘,到情感的抒发,再到理性的升华,三者水乳交融的融合在一起了。所以这是一首充满了生命意识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诗。

诗虽短小,艺术风格却颇具特色,体现了齐梁间诗歌创作雅俗结合的一种倾向。

首先,从《楚辞》中生发出来的母题,显而易见的带有文人的雅,暗示了它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但诗人却用南朝乐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诗歌形式,来表现这一古老的“母题”,这便将原有华贵、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清思宛转,风情摇曳的特色。

其次,诗写春景逗春情,因景生情,情景相生,短小清新,风姿绰约,这原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写笔法上,诗人在绿的氛围中,缀以红花点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构思的痕迹,表现出雅。雅俗结合,才能成为雅俗共赏的佳作。另外诗用仄韵,短促、急切,对标现出主人公惜春、惜时的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呈现出语浅意深、韵短情长的艺术风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3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指导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指导   课外文言文阅读在学生语文学习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在考试成绩中只占五分。但这一领域始终是学生的软肋。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部分学生在答卷中自动放弃,对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4
  •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李白诗词全集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45
  • 念奴娇 高启

             自  述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26
  • “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赐绯鱼,旧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1
  • 初中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要想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同步练习:陋室铭(第五单元),以供大家参考!   1.我能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