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崔颢

作者:崔颢 朝代:〔唐代〕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译文及注释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译文

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注释

长干行:乐府曲名。 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

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横塘: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暂:暂且、姑且。

借问:请问一下。

或恐:也许。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鉴赏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平凡,而表现手法不凡。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却拥有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4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翻译赏析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9
  • 人生树下原文阅读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4
  • 于是见公输盘文言文阅读练习

    于是见公输盘文言文阅读练习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82
  • 春别诗四首·其三

    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子显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608
  • 荀子非相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荀子非相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22分)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70
  •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