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的小鹿》读后感600字

别了,童年

――读《一岁的小鹿》有感

合上这本厚厚的书,眼前似乎看到了丘棣的那只小鹿――小旗。它是那样的漂亮,带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棕色夹黄色斑点的皮毛,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总是乱蹦乱跳,竖着那如同小旗般的短尾巴,穿梭在丛林中。丘棣多想永远和小旗在一起啊,可是他不能……

这百张纸中,写丛林、写家园、写了丘棣快乐的童年。书里有忙碌的身影:她用荞麦扫帚扫地,用玉米壳刷子刷锅,在荷兰灶上做好吃的酥饼,或者在给丘棣缝制白浣熊皮的小包。有贝尼:他在垦地里飞快地锄地,在树林追踪大黑熊老缺趾,在吓退进犯的饿狼群,或者在给丘棣讲述打狐狸的故事。有好草翅膀:他在帮他做晚饭,在陪浣熊“闹闹”玩耍,在给红鸟“教士”或鼬鼠“急冲”喂食,或者在病榻上轻轻地说――“丘棣的小鹿可以叫它小旗”。还有小主角丘棣:他在跟踪野蜜蜂寻找蜂蜜,在身旁看鹤群跳舞,在妈妈的餐桌上大快朵颐,当然还和他的小鹿“小旗”在丛林里奔跑,在被窝里说话,在一起度过每个日夜。

可事情不可能永远那么美好,小鹿已经一岁了,它无法天天地啃食着家里的玉米地,于是在丘棣童年的最后一天,他含着泪用枪打死了它――尽管他想了许多救赎“小旗”的方法……爸爸告诉他――“没有人背叛了你,是生活背叛了你。”“你再也不是一岁的小鹿了!”是啊,没有人永远是“一岁的小鹿”!就算你多么想,你终究要和童年说再见,这是一定的,也是一种责任。你有责任不能继续无忧无虑地玩耍,而要去学习知识;你有责任不在妈妈的臂弯里撒娇,而是去报答她,照顾她;你更有责任不再什么都不去担心,而是心系国家的伟大复兴。说大些,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肩负着新中国伟大复兴的重任;说小些,我们是家庭的一份子,父母的儿女,的孙子孙女,有义务尊敬他们,孝敬他们。

没有人应该永远长不大,长大后,肩膀上肩负着的任务更重。但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就职青年却依旧没“长大”,他们不能自立,不愿自立,饿了便去快餐店,衣服脏了丢给父母洗……他们所谓的成长,仅仅是表面而已。看着新闻上播报的一则则事例――妈妈给大学儿子准备了30双袜子、一个月一清洗,全家背行李送儿子上学……我真心想大声地呼吁人们 ――孩子们不应该永远是“一岁的小鹿”。

是的,没有人永远是“一岁的小鹿”!我们应站在理想之中,向着过去,向着童年,大声地说――别了,童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448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地狱星》读后感800字

    《地狱星》:科学家父女,父亲发现了一颗经由“虫洞”出现的行星并以女儿之名给它命了名,内向的女儿一夜成名,终受邀进入演艺圈,受众人欢迎,然,不久后,众人发现出现的行星正逐渐吞噬其他行…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2
  • 《总有一天会长大》读后感400字

    只有经风雨 才能见彩虹――读《总有一天会长大》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总有一天会长大》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爱玩小汽车的女孩玛丽亚与一个爱玩布娃娃的男孩约根之间的故事。…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92
  • 《我送女儿进常春藤》读后感_800字

    《我送女儿进常春藤》读后感800字 看到朋友在读,于是跟进买下,果然受益匪浅。自己也有些小感悟: 1.孩子的教育起点,或是本源,我坚定的认为是家庭教育,进一步说,是亲子沟通。很多家…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65
  • 《巴黎的忧郁》读后感_900字

    《巴黎的忧郁》读后感900字 以前从鲁迅的《药》里就读懂了整个大环境下人类的麻木,“食人血的馒头,那是你们自己的血”。 一直觉得作家们真的太伟大又太痛苦了,要作为整个社会的痛觉神经…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69
  • 红色故事读后感600字

    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76
  • 《阿呆穿越笔记》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名收《同桌冤家之阿呆穿越笔记》,这是一本很好笑的书,我心情一不好就看这本书,总是让我乐开怀! 这本书中有五个方角,分别是:惜城、、阿呆,咪咪和毛毛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