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道号读后感700字

逐梦,无惧! ――读《中国轨道号》有感

1972年,空军装备研究所接到军委紧急命令,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中国轨道号”项目,把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军装所的孩子们为此欢欣鼓舞,但又必须守口如瓶……这就是科幻大师吴岩的新作――《中国轨道号》。作品小中见大,写出了空军大院孩子们成长的故事。这些从小就立志要飞向蓝天,保卫国家的少年,在父母一辈模范的引导下,最终将自己融入伟大的事业,并由此成长为努力、坚守、正直和懂得关爱的新人。

书中塑造了两位典型的老一辈科学家形象:顾阿姨和老汪,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顾阿姨低调谦和,勇敢无畏,“仿佛有青春永驻的秘诀,各种磨难都没有磨灭她对生活的热爱。”老汪是一个性格孤僻的“科学怪人”,他不善与人交流,却拥有极强的理论功底和动手能力。他俩都有着伟大的梦想,那就是――航天梦,并为此奋斗了终身。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周翔,他天天带着一顶美国棒球帽,因此常受大院其他孩子的嘲笑。但他们却不知这背后却有这样一个故事:周翔的在试驾我国“歼”系列飞机时发生了事故,为了保护群众,不惜错失跳伞时机,最终离开了人世……这顶帽子是周爸留给周翔唯一的礼物。小小的周翔孤独却坚忍,他始终铭记的话:“一旦有机会,带上它重返太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秉承着对他的教诲,周翔一直戴着那顶象征着“航天梦”的棒球帽,并为此默默努力着。

伟大的事业始于伟大的梦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航天梦,“嫦娥奔月”不正是我们祖先对太空最美的遐想吗?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航天梦而不懈努力,并为此奋斗终生。“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月球探测任务,带着月壤标本返回地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地球一亿公里外的轨道上继续朝火星飞行;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试飞……在时间长河里,一代一代中国人为了保卫祖国的蓝天,为了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而奋斗拼搏,永不止步!

人,讲究的就是个信念,就是个梦想!没有那些勇于创新和坚持不懈逐梦的人,哪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逐梦而无所畏惧。正因如此,人类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放眼这次东京奥运会,所有参赛选手都有一个目标――赢!但赢又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为了梦想努力拼搏一次,哪怕失败也在所不惜。东京奥运的首金夺得者杨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从小就有个梦想,那就是――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聆听嘹亮的国歌……”学霸正因为有了梦想并勇敢逐梦,最终圆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样的成功怎不令人着迷?

让我们为了梦想而一起努力吧!

逐梦,无惧!无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17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艾滋病防治知识》读后感_1100字

    《艾滋病防治知识》读后感1100字 好压抑啊 艾滋病病毒,来源大猩猩(有人猜测人类携带原属于大猩猩的病原体是因为当时人类猎杀行为引起的血液接触!不过大猩猩拥有抗体,他们不怕。HIV…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116
  • 《中庸(全集)》读后感_800字

    《中庸(全集)》读后感800字 公元前479年,在漫天战火和至亲离世的打击下,一代圣人孔子逝世了。此后,什么才是儒家的“道”统,如何才能将道统代代相传,成了随时可以争辩的论题。同时…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85
  • 《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读后感_1400字

    《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读后感1400字 前阵子在微信读书上看了马伯庸马亲王的《三国机密》。南怀瑾说,读历史。正史上写的东西都是假的,小说上写的东西都是真的。这说的是正史上记载…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68
  • 《二年级的小豆豆》读后感300字

    给我买了一本书,《二年级的小豆豆》这本书特别好看,主人公小豆豆是个上二年级的小男生,他很幽默又调皮,脑子里装满了奇奇怪怪的想法,很多次把我逗得哈哈大笑。里面的内容特别有趣,我真想进…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217
  • 读《冰心专集》有感600字

    在炎炎里,在悠闲的时间中,有一本书,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陪伴着我,度过漫漫长假,使我的心灵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礼,生命得到滋养! 这本书就是《冰心专集》,而这位杰出…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18
  •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1000字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1000字: 看完这本书,最大感受是有种将自己潜在知识显性化的感觉。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强调以跨越全局的去看待事物和自我成长的视角,从时…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