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毕业生求职故事:新媒体也很浮躁的

新闻毕业生求职故事:新媒体也很浮躁的

媒体新同学,顾名思义,新进媒体行业的新人,跟着部门内的老师深入学习。这其中,有些人坚决不去传统媒体,选择在新媒体当一名新媒体编辑;有些人心心念念地进了传统媒体,没想到最后还是负责新媒体业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张晓晓(化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新闻与传播专业。7月份的时候,她刚下定决心签约了凤凰网房产频道的新媒体编辑一职。这之后,她的朋友圈转发最多的文章来自于微信号“凤凰房产”,那正是她的杰作。

张晓晓是东北人,并不像典型的东北女生,她的身上多了一份江南女子的秀气,大概是因为她从本科浙江传媒学院到研究生浙江大学,整整六年,都是在浙江生活学习,难免沾染了江南气息。然而这次毕业找工作,张晓晓毅然地决定将工作地点定在北京。理由很简单,离家近,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北京。这个决定也曾令张晓晓的导师感到吃惊,导师曾语重心长地告诉她:“我也就在浙江有点人脉,能在找工作上帮你点儿,你去北京找工作,就要靠你自己啦。”

新闻毕业生求职故事:新媒体也很浮躁的

张晓晓的就业目标一开始就很明确,互联网企业。然而阴差阳错,去年9月份到11月份,张晓晓参加了台湾某大学传播学院举办的“两岸大传研究生交流活动”,前往台湾学习了三个月,几乎错过了整个秋招。对于这个遗憾,张晓晓考虑过,但当时觉得机会难得,就去了,没想到耽误了很多事。当然,这段经历中,张晓晓在台北中时集团《旺报》财经组实习,确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虽然错过了互联网公司的秋招,但张晓晓还是没有放弃,整天在大街网、应届生求职网上寻找机会。12月份,周围很多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手上也有不少offer,对于张晓晓来说,没有一丝焦虑是假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前去百度面试,说是年后就可以去实习了,主要在百度市场部,负责百度文库和百度阅读的推广工作。确实,现在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出来,每天的工作内容如果就只是上课所学的新闻写作、评论,那真是极少极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媒体单位的用人需求多样化了,不仅要写的了硬新闻,更要玩得转软消息。

因为百度并不打算签应届生,所以并没有留下来的名额。虽然百度承诺张晓晓,如果实习到毕业,即使签不下来,还是可以推荐到其他岗位,但张晓晓觉得主动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于是就离开了百度,继续面试了很多单位。凤凰网就是其中一家。心想着和专业比较契合,张晓晓选择了凤凰网。

谈到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有没有考虑过去传统媒体就业时,张晓晓的回答很坚决。“坚决不去,传统媒体这块我现在是坚决不去的,其实理由还挺奇葩的。因为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在北京会对接传统媒体的记者。现在一般来说,传统媒体很多记者的收入不高,但其实都有灰色收入补贴,出去采访拿车马费之类的。我当时觉得这是不合乎规范的,不想做那样的事,现在看来这是行业的潜规则啊。”除了看不惯传统媒体记者有灰色收入之外,其实传统媒体待遇低、压力大也是张晓晓拒绝去传统媒体的原因。

新闻毕业生求职故事:新媒体也很浮躁的

当然现实情况是,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需求已经接近饱和,新人进入传统媒体后,想当记者也十分困难,大部分会被调配到新媒体部门,负责新兴的新媒体业务。因为新媒体业务受传统媒体老总们重视,也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对于这点,张晓晓也有自己的想法。“传统媒体也不是没面试过,面试了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等等,但其实都不是做传统媒体主体业务这块,不是负责做APP,就是负责网站。虽然都在做转型,但报社内部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不太懂新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有点压抑。”

张晓晓的职业目标还是比较偏向想做内容。对于对现在工作的感受,张晓晓的回答是“我现在看来,新媒体这块也是很浮躁的,和我想要做内容的理想也还是相去甚远,但目前的状态也是屈从于现实的温暖。”据了解,张晓晓的薪资属于浙大传媒与国际学院2014届毕业生薪资的中等水平。

刚入社会,对未来充满希望,慢慢适应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之间的差距,或许正是许许多多的张晓晓们正在面对的。

文章来源:浙江传媒研究院

新闻毕业生求职故事:新媒体也很浮躁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6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求职奇遇

    大学毕业了,终于可以脱离学习的汪洋苦海,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可是我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现在每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多如牛毛,而我呢,所在的大学既不是名牌大学,也没选到热门专业,再…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1.1K
  • 求职故事︱找工作,不仅要看你的能力,还要看你的态度!

    早早是中国地质大学广告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应聘我团队的设计实习生。 面试时,早早给人的印象很好。首先是颜值高,漂亮的外表会给求职者加分。其次是作品丰富,她简历里有很详细的作品集,手机…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796
  • 大四找工作和分手的历程与一点点感悟

    今天是11月19号,我是10月17号和中国移动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签的三方,这之后又接到大家比价鄙视的一个公司中软国际的offer。之所以过了这么长时间才想把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写下来是因为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前女友的分手真的让我很难接受。通过找工作的经历让我认清了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没有什么像样的实习和项目经历,技术也不行,能找到工作纯粹是因为运气太好,说话还算利索,当然,学校也还可以。我的学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所985、211工程高校,但是我想大多数同学应该都没听说过,我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所农林院校的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说基本上也没什么专业上的优势了。

    求职故事 2017年1月31日
    1.4K
  • 这几年 大学生们的那些奇葩就业故事

    3月9日,国家邮政局副司长刘良一爆料:由于快递业务的便捷,目前高校的快递业务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把积攒一段时间的脏衣服寄回家去,家里洗完之后再通过快递寄回来。这是一种新业务,生活好了,老百姓图的就是个便捷。    

    求职故事 2017年2月7日
    1.9K
  • 求职故事|我的回答怎么没有逻辑了?宝宝不服!

    什么叫“有逻辑”的回答? “逻辑分析能力”几乎是所有企业、单位招聘时都希望员工具备的一个能力。对于IT、金融类行业,或者技术、战略分析类的岗位更是如此。随便翻一些招聘信息即可查证。…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820
  • 大学生心酸求职故事分享

    大学生心酸求职故事分享  长春师范大学2010届毕业生艳艳(化名)登上火车,告别母校,踏上漫漫求职路。可在随后的156天里,她却遭遇到不为人知的苦楚。她做过服务员,在“小饭桌”做家…

    求职故事 2015年3月15日
    2.5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