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开篇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为何自称“荒唐”?为何痴心?又为何辛酸,泣涕涟涟?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红楼梦》重点塑造了两个人物:林黛玉与贾宝玉,这当然寄寓着作者更深层次的意旨:对讽谏礼教的批判与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这种批判与追求孰是孰非?值得思考。曹雪芹身处晚清,那个时代,社会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曹雪芹可能看到了社会潜在的危机,从而创作出《红楼梦》,借以唤醒那些还在沉睡的人们。然而,仅凭一部小说,又怎能敲醒梦中人?

再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那个时代,他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像个疯傻傻的青年。他不爱八股科举,却沉迷于吟诗作赋;他不爱“四书”“五经”,却醉心于词曲“杂书”;他不爱家规门阀,却陶醉于自由平等。晚清时期,贾宝玉的种种作为,无异于离经叛道,在封建家长们眼中,毫无疑问是一个走错了方向的青年。不过,今天看来,贾宝玉对自由的追求,却是那个麻木、僵硬时代难得的一抹亮色!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子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本质凝练出的“吃人”二字,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坎。黑暗的旧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一点一点地吞噬了像贾宝玉一样的“狂人”们,是那个病态的社会用不合理的制度扼杀了这些热血的青年。贾宝玉的悲剧也正是在限制自由的社会中去追求自由,异想天开的“狂人”对抗那个还在沉睡的社会,最终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贾宝玉又是可贵的,没有“狂人”的封建社会,将让人看不到一点的希望!毫无疑问,贾宝玉是那个时代极少的前行者,也是孤独的斗士!

作品往往是作家自身的写照。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真正目的是讲述自己的“痴”与“辛酸”。曹家被抄,原是富家少爷的曹雪芹沦落为一介平民,最后在贫困与落寞中死去。曹雪芹体验过“酒肉臭”的朱门奢靡,却在贫穷、饥饿与落魄中度过了大半的人生,人世的荣枯宠辱,他身同感受。此中辛酸,化为血泪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细细品味,曹雪芹已将自己融进了小说之中,在“狂人”贾宝玉形象上我们能够看到曹雪芹的身影,感受到他的叹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612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设计的准则》读后感_700字

    《设计的准则》读后感700字 设计类实用型书籍。大一的第一节专业课上,童慧明教授推荐的书之一,竟拖到今天才读完。 书分有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论述了设计在广义上需要遵守的法则,建议设计…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462
  • 《赤色小子》读后感800字

    近日,我读了一本令我百感齐发的小说,它令我思绪万千,不禁深思,自责…… 瘦小,在4岁时,父母被胖子地主所杀,被迫跟随叔叔在仇人胖子地主门下作小工。瘦小从此过上了像狗一样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84
  • 《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

    7月21日,我在泪流满面、无比沉痛的情形下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励志我从小就要爱国的爱国影片。看了这部电影,我深深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我深深地理解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38
  •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读后感3000字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读后感3000字: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最适合年轻人看的,因为作者写作本书的意义之一就是为鼓励年轻人追求梦想而写的——20岁左右的年纪里,有什么比确立和追逐…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1
  • 《神犬探长系列:狂猫跳海》读后感400字

    读《神犬探长系列:狂猫跳海》有感 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叫《神犬探长》的书。这本书是杨红樱阿姨所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狂猫跳海”这一故事。 故事主要写的是神犬探长和青蛙博士来到海滨度假…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33
  •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450字

    在里,书是我最好的。在这个充满快乐的,我仔细阅读了瑞典作家林格伦的作品――《淘气包埃米尔》。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让我也对埃米尔做的那些淘气事儿哭笑不得。 伦纳贝亚的埃米…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