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0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道因穷理悟,命以尽性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道因穷理悟,命以尽性知。”这两句是说,道理通过研究才能明白;事物变化的规律要经过尽心竭力思考、探求,才会知道。语带哲理,耐人思忖。 出自吕温《同舍弟恭岁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3
  •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这两句是说,与友人离别,心里很悲伤,又不得不离开。可回头一想,世上的事,就像波浪中行船,要么是顺流而下,要么是逆流而上,由不得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4
  • 东施效颦的文言文及翻译

    东施效颦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西施①病心②而颦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颦美⑦,而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1
  • 《大匡解》原文及翻译

      卷二·大匡解   作者:佚名   维周王在酆,三年遭天之大荒,作《大匡》,以诏牧其方,三州之侯咸率。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问罢病之故,政事之失,刑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7
  • 刘伶《酒德颂》

    原文: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木盍ke)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46
  • 中考文言文简答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简答复习资料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