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读国学经典・中华五千年》

拾忆 ――读《青少年必读国学经典・中华五千年》有感

中国,一个雄踞在东方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从被烙上这一名称起,就注定我们要为其而奋斗,为其的雄起而拼搏。五千年的悠悠岁月里,中华名族饱经风霜,却又繁衍生息,千年不衰・・・・・・

《中华五千年》上迄三皇五帝的远古时期,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演绎着历史的真谛――“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岁月的交替,流年的迁徙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光芒!

屈原・三闾大夫

汨罗江畔,英魂犹在。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视死如归。

项羽・西楚霸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滔滔的乌江,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虞姬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

虞姬呀虞姬,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希望项王能够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他死得应该有价值,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

昭君・匈奴王后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驼铃声声,黄沙漫天。

深明大义的你,自愿挡在所有宫女的前面,毅然踏进荒漠之中,宁愿黄沙蒙上你的青丝,宁愿朔风吹裂你的纤纤玉手,只为逃离这尔虞我诈的后宫,逃出这个禁锢你身体和灵魂的地方,飞向无边无际的天空。虽然是异域胡邦,人多暴猛,士多骄奢,以毡裘为衣,以羯膳为味,胡风浩浩,胡笳凄苍,朝见沓漫,夜闻龙水呜咽,冰霜凛凛,肉酪难餐,你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

岁月沧桑,江山如画。一轮寒夜月,一盏思乡酒。

中原此时依旧壮阔,江山依旧多娇,而你,已不复当年模样。你会不会后悔当初毅然出走?你会不会暗悔年少轻狂?可就是因为你,“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室无犬吠之警,黎蔗亡干戈之役。”不负汉元帝使命。

轻轻地合上《中华五千年》的书页,我为中华历史人物而自豪!同时,也深深地感悟到,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只有全面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377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观《辛亥革命》有感600字

    几天前,我上网观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尽管很令我震撼,但我并没有真正看懂这部影片。 经过几天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了解和对影片内容的琢磨,我虽没有多么伟大,多么深刻的感受,但…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202
  • 读《数学好的人是怎样思考的》有感600字

    以前我就想不通,我们数学学得那么好有啥用,别人老外的数学不照样学的没我们精细,精湛吗?但他们也活得好好的。所以我以前一直不能理解数学为什么要教那么难的东西,我认为那就是在耗费时间,…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64
  • 《登天之梯》读后感600字

    《登天之梯》读后感600字! 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程度的恰当体验。如果我们见过一个孩子舒适、好奇、探寻以及高兴的时刻,还有他害怕、屈辱、困乏的时刻,我们就会对他了…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70
  •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400字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骑着单车环台湾岛》的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章大钧骑着一辆很普通的自行车去环游台湾岛,路上经历了许多大风大雨,他还是坚持…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2
  • 金丝猴与盘羊读后感300字

    爱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生命――读《金丝猴与盘羊》  在众多图书中,小说是对我最有吸引力的。里,我读了一本小说――沈石溪的《金丝猴与盘羊》。  这本书被称作是“令人…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39
  • 读书之《论语》子罕篇经典名句摘抄及读后感1000字

    读书之《论语》子罕篇经典名句摘抄及读后感1000字: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 孔子没有这四种弊病:不仁义推测,不武断,不固执,没有私心。 【原文】 子…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