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偷窃、调戏妇女……后来却受到万人敬仰

他偷窃、调戏妇女……后来却受到万人敬仰

一个家庭贫寒的小人物,凭自己的努力突破层层困难,最终成为一位影响了世界和历史的大人物。

这种寒门逆袭的社会阶层跃迁现象,在任何时代都有发生。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不仅出身底层社会,还干过不少坏事,比如偷过东西,并且陷害给无辜的人、调戏过妇女……做了不少自私自利、行为卑劣的事。

但他后来却成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受到万人敬仰。

这人就是卢梭。他晚年“赤裸自我”的自传《忏悔录》,后来也成为法国教育系统让青年人研读最多的经典作品。他的一生充满了五光十色和戏剧性~

忏悔录:一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对抗

文|柳鸣九

编辑整理:正反君

01

卢梭这一个钟表匠的儿子,从下层人民中走进了法兰西思想界,像他这样一个身上带着尘土、经常衣食无着的流浪汉,和整个上流社会当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即使和同一营垒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也有很大的不同。

孟德斯鸠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的庄园、同时经营工商业的穿袍贵族,一生过着安逸的生活;伏尔泰本人就是一个大资产者,家有万贯之财,一直是在社会上层活动;狄德罗也是出身于富裕的家庭,他虽然也过过清贫的日子,毕竟没有卢梭那种直接来自社会底层的经历。

卢梭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象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只是在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之后,才逐渐脱掉听差的号衣,成了音乐教师、秘书、作家。这就使他有条件把这个阶层的情绪、愿望和精神带进十八世纪的文学。

他第一篇引起全法兰西瞩目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中那种对封建文明一笔否定的勇气,那种敢于反对“人人尊敬的事物”的战斗精神和傲视传统观念的叛逆态度,不正反映了社会下层那种激烈的情绪?

奠定了他在整个欧洲思想史上崇高地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民约论》对社会不平等和奴役的批判,对平等、自由 的歌颂,对“主权在民”原则的宣传,不正体现了十八世纪平民阶层在政治上的要求和理想?

他那使得“洛阳纸贵”的小说《新爱洛伊丝》又通过一个爱情悲剧为优秀的平民人物争基本人权,而带给他悲惨命运的《爱弥儿》则把平民劳动者当作人的理想。

《爱弥儿》出版后,大理院下令焚烧这部触怒了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作者。从此,卢梭被当作“疯子”、“野蛮人”而遭到紧追不舍的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他偷窃、调戏妇女……后来却受到万人敬仰

02

他逃到瑞士,瑞士当局也下令烧他的书,他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蒂亚,教会发表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没法继续呆下去,又流亡到圣彼得岛。对他来说,官方的判决和教会的谴责已经是够严酷的了。

更沉重的一击又接障而来:一七六五年出现了一本题名为《公民们的感情》的小册子,对卢梭的个人生活和人品进行了攻击,令人痛心的是,这一攻击并不是来自敌人的营垒,而显然是友军之所为。

卢梭眼见自己有被抹得漆黑、成为一个千古罪人的危险,迫切感到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于是在这一年,当他流亡在莫蒂亚的时候,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写他的自传。

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忏悔录》就是卢梭悲惨晚年的产物。

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真正有文学价值的显然并不多,成为文学名著的则更少。而长久地受人景仰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

卢梭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一开始就向自己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

“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定下了全书的论辩和对抗的基调。在这对抗的基调后面,显然有着一种激烈的冲突,即卢梭与社会的冲突。

他偷窃、调戏妇女……后来却受到万人敬仰

03

尽管卢梭受到了种种责难和攻击,但他深信在自己的“布衣”之下,比“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更有“灵魂”和“力量”。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

他博览群书,从古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一直到当代的启蒙论著,从文学历史一直到自然科学读物,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热爱知识,有着令人敬佩的好学精神。在流浪中,他坚持不懈;疾病缠身时,他也没有中断;“死亡的逼近不但没有削弱我研究学问的兴趣,似乎反而更使我兴致勃勃地研究起学问来”。

他为获得更多的知识,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劳动的时候背诵,散步的时候构思。

经过长期的努力,他在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和音乐等各个领域积累了广博的学识,为自己创造了作为一个思想家、一个文化巨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他富有进取精神,学会了音乐基本理论,又进一步尝试作曲,读了伏尔泰的作品,又产生了“要学会用优雅的风格写文章的愿望”;他这样艰苦地攀登,终于达到当代文化的高峰。

他生活在充满虚荣和奢侈、恶浊的社会环境中,虽不能完全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但在关键的时刻,在重大的问题上,他决不想用卑鄙手段去发财”,因而抛掉了当讼棍的前程,

宫廷演出他的歌舞剧《乡村卜师》时邀他出席,他故意不修边幅以示怠慢,显出“布衣”的本色,国王要接见并赐给他年金,他为了保持人格独立而不去接受。

卢梭的《忏海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上层阶级激烈冲突的结果。

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社会专制面前、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
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

他偷窃、调戏妇女……后来却受到万人敬仰

04

卢梭用坦率的风格写自传,不回避他身上的人性恶。他曾经批评了过去写自传的人“总是要把自己乔装打扮一番,名为自述,实为自赞,把自己写成他所希望的那样,而不是他实际上的那样”。

他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在《忏悔录》的第一段就这样宣布:“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他大胆地把自己不能见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他承认自己在这种或那种情况下产生过一些卑劣的念头,甚至有过下流的行径。他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

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要他的朋友勒·麦特尔;忏悔自己为了混一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

应该承认,《忏悔录》的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程度,这使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在这里,作者的自我形象并不只是发射出理想的光辉,而是呈现出了惊人的真实。

在他身上,既有崇高优美,也有卑劣丑恶,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朴实真诚,也有弄虚作假;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并无赖的习气。

总之,这不是为了要享受历史的光荣而绘制出来的涂满了油彩的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人。这个自我形象的复杂性就是《忏悔录》的复杂性,同时也是《忏悔录》另具一种价值的原因。

这种价值不仅在于它写出了惊人的人性的真实,是历史上第一部这样真实的自传,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用卢梭自己的话来说,“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

卢梭显然并不把坦露自己、包括坦露自己的缺点过错视为一种苦刑,倒是为深信这是一个创举而自诩。

他偷窃、调戏妇女……后来却受到万人敬仰

05

在卢梭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等等。

正如他把原始淳朴的状态当作人类美好的黄金时代一样,他又把人身上一切原始的本能的要求当作了正常的、自然的东西全盘加以肯定。甚至在他眼里,这些自然的要求要比那些经过矫饰的文明化的习性更为正常合理。

在卢梭的哲学里,不是把人看作是受神奴役的对象,而是把人看成是自主的个体,人自主行动的动力则是感情,他把感情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认为“先有感觉,后有思考”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因此,感情的真挚流露、感情用事和感情放任,在他看来就是人类本性纯朴自然的表现了。

请看,他是如何深情地回忆他童年时和父亲一道,那么“兴致勃勃”地阅读小说,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清晨听到了燕子的呢喃。他是多么欣赏他父亲这种“孩子气”啊!

这一类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放任不羁,就是卢梭哲学体系中的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卢梭无疑是十八世纪中把个性解放的号角吹得最响的一个思想家,他提倡绝对的个性自由 ,反对宗教信条和道德法规的束缚。

他傲视一切地宣称,那个时代的习俗、礼教和偏见都不值一顾,并把自己描绘成这样一个典型,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

这些就是他在《忏悔录》中的思想的核心,这也是他在自传中力求忠于自己、不装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而由于所有这一切,他的这部自传自然也就成为一部最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了

他偷窃、调戏妇女……后来却受到万人敬仰

< END >

本文作者:柳鸣九老先生,作家,1934年出生,毕业于北大。主要作品有《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走进雨果》等;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46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宅门》:好的婚姻,门当户对有多重要?

    文 | 菀彼青青 · 主播 | 应犹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在《红楼梦》里,柳湘莲曾对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这一句话,道尽了公门侯府深…

    读书 2020年2月5日
    895
  • 《理想国》读书笔记:人真正贫穷的不是物质,而是心灵!

    无知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的心灵世界对立着的是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黑格尔 柏拉图通过建立理想城邦来诉说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其《理想国》是他思想的产物,他以理念论为核心,提出…

    读书 2020年2月16日
    772
  • 圆明园也为巴黎圣母院哭泣

    它为出生而鸣,它为死亡而鸣,日日夜夜,时时刻刻。—— 歌剧《巴黎圣母院》 01 当最后一批排队等待进入巴黎圣母院的游客突然被关在门外时,他们不知道眼前这座伟大的地标性建筑不久后将会…

    读书 2020年3月31日
    813
  • 强调要读书的原因,学习方法有很多,唯有学习才能实现梦想

    朝为田舍郎,木登天子堂。古代的时候好像只有读书,才能走上辉煌,走向人生的巅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可谓是人人天天期盼的。甚至是闹出了榜下捉婿窘境…

    读书 2020年2月6日
    973
  • 林清玄去世:人生幸好有别离

    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不论是不是愿意,我们总是起步在旅途中,消失在旅途中,人生是一个漫漫的旅行,没有终站,只是走到了偶然的地方,力尽而止。——林清玄 惜别的海岸 在恒河边,释迦牟尼佛与…

    读书 2020年3月31日
    871
  • 柴静:崔永元是这个时代里,一直醒着的人

    导语: 今天,我们来聊聊崔永元。敬一丹说:“小崔有时真是蛮拼的!他太较真了,他的失眠、他的纠结,恐怕都和较真有关——为节目、为话语空间、为公众利益、为他所坚持的原则。” 柴静说:“…

    读书 2020年3月30日
    1.4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