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木心

01

不知道这几天你有没有被深圳时装周刷屏。

如果没有,请现在做好洗眼睛的准备。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哎?好像还不错对不对?

如果你脑海中时装周的街拍是这个样子,我劝你赶快逃离现场。

因为深圳欢乐海岸红毯上的真实面貌,其实是这副模样的。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潮流小哥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混搭之王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该死的贵族气质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甜蜜巨婴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铁面光头强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菊花王子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色彩鬼才

这些从五湖四海风尘仆仆赶来的时尚花蝴蝶们,生动形象地为大家解释了成语——猛鬼下山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场号称融合香港文化、潮爆华夏大地的深圳时装周,着实刺激了我的眼睛,震撼了我的心灵。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网友评论说:如果时尚是一场冒险,那么深圳时装周就是死亡的终点。

嗯…那就祝大家身体健康吧。

02

前一阵被网友群嘲最厉害的,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海报。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只见饱和度很高的蓝色背景板上放了一颗“西兰花”,下面是金色女神像。

对比网上网友调侃恶搞的海报,甚至图层、排版、受欢迎程度都原版更高一级。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事实上,我在看到海报的第一眼,并不马上觉得它丑到令人发指。

而是海报中传递出的敷衍和随便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奖杯、树,这两个原本就被滥用的符号,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又如此简单粗暴,丝毫谈不上创意可言。

单单是这种设计的态度,就足以让人们产生厌恶的情绪。

其实,中国有很多地方电影节的海报都设计得不错,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的海报就十分惊艳。

这张设计出自黄海之手,他曾经为许多电影创作出令人惊叹的海报。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和这些海报比较起来,北京电影节的海报确实显得过分随便了。

但更有意思的是,电影节官方面对大众的群嘲,回以一篇“煞有介事”的海报说明《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说明》

这短短一篇文字内,堆砌了种种看似华丽的辞藻(这些辞藻本身就挺缺乏美感的),却唯独没有回应关于丑的质疑。

可见,他们并不在意是否阐释了美,只在意是否强调了“丑”的正确性。

看来,不只是海报设计出了问题,更严重的,是关于美的集体无意识。

从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开始,美就可以轻易被“正确”取代。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如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被群嘲,只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它来自于从小被教导不要穿花裙子、不能别化卡子、不能留长头发。

它成了当下网红脸的统一、街头店招的一刀切、代表着大众的审美水平。

在一以贯之的打压式审美培养中。21世纪的今天,美盲依旧无处不在。

陈丹青曾说:学校教会了我们竞争和规则,却没有教育我们如何感受美。

没错。

对美的打压是我们历来的传统。

03

最新一期的《新周刊》做了一个“低美感社会——我们时代的审美匮乏症”的专题。

文章列举了如今大行其道的低美感,比如土味家居、土味视频、奇葩建筑、网红脸、伪古风、难看的街道,等等。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类似的内容我们在公众号里也看了很多,但每隔一段时间,总有充满槽点的“新景点”出现。

知乎上就有一个热门问题,“就2015年年初而言,国人的审美大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有一个高赞答案贴出了中学校服、穿衣打扮、室内装修、单位食堂等等几十张图片,得到了将近8万次点赞。

从那年以后,每年知乎上都有一个类似的问题。

从2015年一直到2019年,每年都有无数新的“审美底下”的例子被晒出来,被吐槽。

前几天有一个内容大同小异,但是很火爆的图片被纷纷吐槽:

上海常德路的店铺,招牌全被换成了黑底白字。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这种黑白的风格再搭配上路边的小白花,好好的面馆简直变成了一排灵堂。

有人评论:只要审美够独特,天天都是清明节。

比较让人惊讶的是,连上海这种城市也没能免俗。

原本琳琅满目的街头招牌是亚洲城市的特色风景,生动并且有烟火气。

即使是普通小街上的普通小店,也经常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招牌设计,给城市增添了一点生活气息。

比如香港街头的夜景天堂;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乱中有序、繁华张扬的东京街头;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但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统一店招,要求同一条街道上的所有店招从字体到颜色都保持高度一致。

规范招牌,是为了让街道变得更美观好看,这点原本无可厚非。

但往往整整齐齐的招牌带来的唯一的观感,就是丑得整整齐齐。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因为整齐统一并不等意味着美,相反为了追求整齐往往会抹杀掉“用心”。

而那些被摒弃掉的杂乱无序中,往往就隐藏着被打压的自由生长的审美。

04

吴冠中曾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在人的诸多能力中,审美是一个需要靠后天习得的能力,它不在基因里遗传,却极易受到群体的影响。

究竟为什么审美低下的种子,就如此根深蒂固地植根在中国当下社会呢?

中国式的审美从来都是这么土吗?

其实中国式审美,曾经真的很美。

那些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

这个时代的可怕绝症:那些丑到没眼看的“中国式审美”

宋徽宗《瑞鹤图》(局部)

原本内敛静好的中国东方审美哪里去了?

其实从60后到90后,几乎都没有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过良好的审美滋养。

美术、音乐等一切与审美有关的课程,始终被认为是副科。

整齐划一的发型,穿着,个性……教育者们对于整齐有着严重的执着,导致这个当下社会的人们没有耐心去审美,却有勇气以丑为美。

梁文道说,一个男人过了40岁之后,就要为自己的外貌负责了。

那么,改革开放也过去40年了,今天的中国是不是也该学会为自己的“外貌”负责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48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