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高中

【第1篇】

孩童眼中的人间冷暖――读《城南旧事》有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可能就是城南旧事留给我的最后印象了吧。这本书在我阅读过后,便一直被束之高阁,其中没有唯美的爱情,刺激的打斗,更多的只是生活的小事,以及离别的愁绪。

然而就是这本平淡的书,却成为了一部经典。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北平城南四合院内一户温暖的大家庭中,英子有四个妹妹和两个,并过着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小说许多情节都展现了上个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生活,她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大千世界的悲欢离合:从秀贞、妞儿惨死在火车轮下,大哥被捕,兰姨娘和德先叔离开,到宋妈回老家,以及生病去世使小英子逐渐长大。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的去世。是英子的守护者与指路人,也是这个家庭的保护者,但是可能因为其太过于喜欢喝酒,所以在书的末尾父亲便去世了,父亲生前经常鼓励英子要去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去勇敢的面对挫折。他曾经这样教育过英子:“无论什么困难,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是啊,这也给了我莫大的启示:生活中总不可能是永远的一帆风顺,总有许多难题,等待着我们去面对去克服。

另外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英子与宋妈的分别。那时英子坐在洋车上,不住的回头向后看去,直到宋妈的身影消失不见。

这一幕分别,震撼着我的心。

其实书中还有许多离别,比如:年轻人因偷东西被抓的离别,兰姨娘的离别,以及英子与父亲的生离死别。

所以我在开头说,《城南旧事》是一部记载着离别的书。

同时此书也是作者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每个人都会经历离别,但重要的不是离别,而是离别后的回忆,那些记忆是永世不变的,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文章最后写道:“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而这一次离别,亦是英子的成长,亦是永生的不能相见……

【第2篇】

你在哪儿?童年――读《城南旧事》有感

童年是一个十分美好的词,包含着无忧无虑,欢声笑语,没有压迫……是人人都很向往的一个时期,但是又有多少人会真拥有呢―在这个充满物欲的世界里。今天我重温了一遍《城南旧事》后,我真想大声的问道:你去哪了,童年!

《城南旧事》中的英子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童年里珍藏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在北京那老胡同里,有亲爱的爸妈,有爱自己如亲生的宋妈,有最好的玩伴妞儿,有一个痴情的秀贞,还有一些生活中对自己有影响的人,那心地善良的“贼”有反抗意识的兰姨娘和德先叔……在的阳光下,骆驼队乘载着英子的童年来了。还伴随清脆的铃儿声,随着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也不再是小孩了。

英子的童年里是那么自在,多么快乐啊,在自己的天地里―“西厢里”和自己旧一起“胡说胡唱胡玩”。可是现在的孩子呢?生活在里的可能还好,而城里的孩子整天面对的是高楼林立,汽车的川流不息,柏油马路像蜘蛛网样得交错,哪里有孩子们的天地呢?各种游乐园吗?已没有自然的味道。人来人往,车来车往,还有安全隐患,你去哪儿了,童年?英子的童年是无知的,她分不清天和海,分不清好人与坏人,更分不清疯子和贼。但我更相信一句老话:“无知便是福。”英子因此结交了人人害怕的疯子秀贞和人人厌恶的“贼”还有了一个宏大的愿望―我们去看海,可是现在的孩子呢?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以光速给我们众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有害无利的东西,这让我们的孩子变得不再那么纯朴了,各种早熟的事情扑面而来,让孩子变得不再那么孩子了,那些可爱的脸蛋上却有着成人一样老练的眼神。这是孩子的天性吗?你去哪儿了,童年?英子的童年是有思想的是健康的,对于爱子的秀贞和憨厚老实的“贼”都是有思考的,她也似乎透过这个懂得了些什么,更是用自己的办法把兰姨娘和德先叔给凑合在一起了,事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可现在的孩子呢?整天被灌输着“只有好好念书,以后才有好生活”,错误思想,就连现在的小学生也是天天和高中生一样有那么多作业。看看,孩子们从小鼻梁上就架了一副沉重的眼镜。感觉到孩子们的灵性在消失,这还是我们的孩子吗?你去哪些儿了,童年?要感叹得还有很多!

其实,有这么一位先生和一个孩子在这一方面有很好的作为。读完了《城南旧事》后,我想起了另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书中的小豆豆可以说是一位在童年期里典型的孩子形象,她可爱、她调皮、她充满好奇心、更有一颗有责任感、爱护其他一切事物的童心。最敬佩的还是小豆豆的校长小林宗先生,他对于小学时孩子们的童心十分在意。他不歧视任何一名孩子,并且让孩子们之间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十分喜爱培养孩子们的天性,因才施教,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同时自己也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课余生活。因此在他的里的孩子也更有童年。我是多么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可以像这样啊,至少小学教育应是这样。

你去哪里了,童年?我已在我的童年时感受到了一点。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让“骆驼队”一直承载着后辈们的童年吧。

叮叮……叮叮……

【第3篇】

【落花无情 人间有情】

闲适的,何尝不需要一本书来慰藉自己的内心呢?

于是我翻开了《城南旧事》,跟随英子一起去感受老北京的人情。书中所展示的北京城南的风光和风土人情及对父亲的爱深深的把我吸引住了。

书中温暖与哀伤并存,淡淡的哀愁,沉沉的思念,表达了作者本人对人生和生命体验的多重感受。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篇“爸爸的花儿落了”。当看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时,我心底泛起一阵心疼。英子也还只是个孩子,她本应该在这个无忧的年纪里享受着童年的快乐与父母的宠爱,却因为爸爸的离去,不得不成熟起来,揽下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是爸爸生前教育英子的话,正是如此,书中英子并没有因爸爸逝去而痛哭之至,而是用坚强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

人生的道路总会有坎坷,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要咬牙根坚持,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带着那份坚毅,那份父亲的关爱,英子也的确走到了。在我们成长中,也饱含了父长辈的各种关爱,他们给予我们知识与道理,用爱去浇灌后代们。即使他们或许已经与我们相隔甚远,但长辈们曾经的关怀与教诲,是孩子们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正如书中的那样,是人间永远的真情。

爸爸的花儿落了,留下的是父亲对英子的爱。父亲的爱就像花香一样,无形确笼罩在她的身边,默默陪伴英子,正所谓,落花无情,人间有情。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思念,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时光。梦一样的童年,梦一样的故事,要用余生来回味其中的甜蜜。

宁静的午后,褪去都市里带来的那份喧嚣与烦恼,阳光洒在窗口里,伴着蝉鸣,翻开《城南旧事》,一个人细细的品味,享受。书末,心底,一抹温暖,一缕哀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678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背影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背影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感悟赏析:最近,我阅读了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回忆性散文《背影》,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朱自清从南京去北京大学时,其父送他去车站并给他买橘子的情景,读之感…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4
  • 《世界500强CFO的财务管理笔记》读后感800字

    《世界500强CFO的财务管理笔记》读后感800字: 推荐语:《世界500强CFO的财务管理笔记》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财务管理,尤其是数字化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阐述给读者,让…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70
  • 《三国演义》观后感200字

    【第1篇】 昨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三国演义》。 里面讲了三个人想称霸天下,他们是刘备、曹操、孙权。里面有脾气暴躁的张飞,智勇双全的赵云,还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其中,我最喜欢…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122
  • 家书是碗热汤——《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家书是碗热汤——《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8
  •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读后感1000字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读后感1000字: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作者,易小宛,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这是自己在迷茫的时候买的几本书中的其中一本,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让自己静下心来,…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60
  • 读鲁迅的《呐喊》有感

    译书尚未成,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题记 今天我读完了鲁迅先生的著作《呐喊》,书里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中有好几个故事,虽然…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