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航行了9天

  在意大利热那亚,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向往着海上航行。少年时期,他偶然读到一本书,上面讲整个地球是圆形的。于是他就大胆地设想,一直向西航行也许可以到达东方的国家。
  24岁时,他移居到西班牙,随后向国王建议探索西行通往东方的海上航路。经过艰苦的游说,最终这个年轻人得到了国王的帮助。一天清晨,他带领着87名水手,驾驶着3艘破旧的帆船,向蔚蓝色的大西洋进发。但是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是一个扁平的大盘子,谁也不知道在茫茫无际的大西洋上一直向西航行,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
  海上的航行生活并不浪漫,相反,显得十分单调而乏味。水连着天,天接着水,水天一色,横无际涯。在浩瀚的大海中,人类显得那么单薄、渺小,甚至有些绝望。就这样,他们向西,再向西,漂泊了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1个月过去了,帆船驶入了大西洋的腹地。有的水手们开始沉不住气,私下里偷偷议论还要航行多少天才能到达陆地。
  为了减少船员们因离开陆地太远而产生的恐惧,他偷偷调整计程工具,每天都少报一些航行里数。尽管如此,苦熬了将近2个月之后,还是看不见陆地的影子,而当时2个月在当时被欧洲人认为是人类航海时间的极限。满面胡茬,衣服也被汗水浸、海水淋而结成板的船员开始公开抱怨,说这次远航是一次愚蠢的航行。
  2个月零6天之后,几乎崩溃的船员们声称继续西行就将策反叛乱。经过激烈的争论,他向船员们提议:再走3天,3天后如果还看不见陆地,船队就返航。
  就在第三天晚上,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机。他发现海上漂来一根芦苇,有芦苇就说明附近有陆地。一位水手爬上桅杆,果然,看到了前面有隐隐约约的火光。次日拂晓,他们在海上航行了2个月零9天之后,终于登上了久违的陆地——美洲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
  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年轻的英雄在这一刻诞生了,他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从那一天,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新航路的开辟,不仅给哥伦布本人和西班牙君主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美洲大陆是地球上原来就有的,并非哥伦布所创造,他只不过是坐着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这块大陆而已。其实,无论哪个欧洲人坐船一直向西航行,都会有这项发现。但是哥伦布之前,欧洲人在大西洋里向西航行的最长时间是2个月,哥伦布比他们多航行了9天。这个当年才24岁的年轻人用事实告诉后人:命运之船在未知迷途中航行时,重要的不是彼岸离我们有多远,而是我们有没有到达彼岸的决心、勇气与智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54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简单的方法

      M饭店的副总经理达吾接到顾客的投诉。顾客反映自己是这家饭店的常客,但每次来饭店的时候仍被当做是第一次来,这就很难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达吾马上找到了管理部门,要求负责人为…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1
  • 送给工作或是在上学的朋友

    〖摘要〗于是着急了,也想每月拿个七八千上万的工资,也想周末可以出去花天酒地,也想找个妹子把证领了,然后闭门造人。 下面小编提供了一篇《送给工作或是在上学的朋友》,不妨阅读阅读。  …

    2022年5月27日
    192
  • 高三励志高考演讲

    《周易》里有句这样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蓦然回首,寒窗十余载,衣带渐宽,终挥别六月,赢得硕果累累。一路风雨兼程,走进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古…

    2022年5月26日
    174
  • 伟大的失败者

      伟大的失败者
      
      文/梁文道
      
      我最怕别人提“人士”这几个字,一听就会起鸡皮疙瘩。什么是成功人士?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成功?伍尔夫·许奈达写的《伟大的失败者》则告诉你失败者也可以很伟大。
      
      隆美尔就是一位很威风的失败者。他是二战期间享誉全世界的德国名将,做过纳粹陆军军团的元帅,绰号“沙漠之狐”。当年,隆美尔在北非与英国作战的时候,德军完全处于弱势,人数及装备等各方面都远不及英军。但是隆美尔偏偏能神出鬼没地运用“闪电战”技巧,把大量坦克集中到前线一字排开,光这种气势就震住了英军,在好几次战役中都把英国人打得落荒而逃。
      
      他了不起的军事才能就连他的对手都十分佩服。在他带领德军把英国的北非军团打得屁滚尿流之际,英国报界送给他一个封号——“沙漠之狐”。丘吉尔也在英国国会上公开称赞:“隆美尔是一个伟大的统帅,尽管他在战争中让我们无比惊恐,我仍然要这么说!”
      
      然而他后来被调回德国,在很多事情上与希特勒意见相左。后来他的一些部下想要发动政变刺杀希特勒,隆美尔并不赞成这样做,但他肯定知情。这便引起了希特勒的怀疑,趁着他重病做手术的时候让他服毒自杀了。如果单从结局来看,隆美尔也算是一个失败者。
      
      但这样的失败也许还不是最可怜的,书中还提到了一位英国化学家罗莎琳·富兰克林,她死的时候才37岁。我们现在都以为,人类遗传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沃森还写过一本书《双螺旋》,大肆吹嘘自己的发现多么了不起,而事实上,罗莎琳·富兰克林才是双螺旋结构真正的发现者。
      
      富兰克林是一位对实验数据非常认真的化学家,她用“X射线绕射”分析做了将近一年的实验,发现沃森跟克里克推论出来的模型是错误的。然后她不眠不休地继续研究,终于在1952年7月第一次成功做出一张完美的X光绕射分析摄影图。在这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她第一个拍出来并证明这个结构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张照片在未经她许可的情况下,被她的一个同事偷偷拿给沃森看了。沃森看到这张照片恍然大悟,它启发了他的整个研究。1953年4月,沃森和克里克在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称自己发现了双螺旋结构。
      
      这算不算是偷窃呢?就像当年比尔·盖茨偷窃苹果的灵感,或者苹果偷窃实验室用滑鼠的灵感一样。对这些,富兰克林完全默默忍受,毫不作声,直到1958年死于癌症。而沃森和克里克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对富兰克林的贡献只字未提,甚至在后来的自传中还不断贬低她,说她不过是个“技工”,是个“满头乱发、衣着邋遢”的女人,总之描述得非常不堪。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以为很多重要而伟大的事情都是由成功人物做出来的。很多成功人物往往只是比较狡猾冷酷和心狠手辣,相反,很多失败者到最后反而是带着微笑的。
      
      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相信大部分人还是要做成功人士。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在、教育大家如何迈向成功,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到最后都不过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与其学习怎样成功,还不如先学好如何做一个微笑的失败者。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4K
  •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暮暮朝朝又一载,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

    2022年5月27日
    196
  • 搞笑:三国人物业余工作大公开

     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还打打杀杀,太没建设性啦!为了追随时代潮流,三国中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各自找了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记者多次走访调查,终于了解到他们幕后的工作,现在特呈现给…

    励志故事 2007年9月14日
    1.4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