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悲歌》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我今天读了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雪豹悲歌》。一看题目便知道是在讲豹,这是之间的故事。  

    本书主要讲述作者沈石溪要把一只在人类身边长大的一只牙口一岁半小雪豹,放归山林。这只雪豹叫雪妖,与我和强巴很亲昵。为了能使她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我们理智控制自已的情感,对它十分冷淡。初次打猎,雪妖乱吼乱叫,把猎物都吓跑了。后来,我们尽可能的减少食物,本以为刚有好转,没想到雪妖是靠半掠夺半乞讨的方式从豺群中获得补充的食物,我们的千方百计一点都没用。就在我们为雪妖现有的觅食模式担心,能否回归山林感到绝望。突然,它的出现了――北斗母豹,因为错过了学习的黄金年龄段,但是在北斗母豹沤心沥血的关怀教育下,三个多月下来,猎食技艺和生存本领有了明显提高。但雪妖为独享北斗母豹的关怀与疼爱,背地里把还在吃奶的弟妹杀害。到最后,为去抢夺豺群的食物,而死于非命。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无论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要被自私和贪婪所利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第2篇】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被自私、贪婪、仇恨等欲念造成的后悔事,动物界也是一样,任何一种动物都会有自私、贪婪的一面。《雪豹悲歌》这本书正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沈石溪和强巴用尽心思让雪妖学会捕猎。他们先是带它去捕猎,可雪妖张嘴欲吼,把猎物都吓走了。他们减少给雪妖的食物,雪妖就去豺群口里抢夺食物……就在沈石溪和强巴绝望的时候,雪妖的出现了。北斗雪豹给雪妖很多爱,可雪妖想让妈妈一直陪着它,就杀死了自己的妹妹。所以,北斗雪豹抛弃了它,雪妖只好去抢豺群的食物,最后被豺群杀了。雪妖是想霸占北斗雪豹的爱,所以才落了这个可悲的下场,真是一场悲剧啊!正如作者所说,与其说它是被豺群害死的,不如说它是被贪婪和自私害死的。

面对困难,我们都应该用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或许你的人生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我不知道,在雪妖死的那一刻,它是否醒悟,或许有,但是已经晚了。

【第3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雪豹悲歌》,给我的教育很深。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雪妖小时候掉进猎人的陷阱里了,猎人就把他养了起来,不久就被放生了。雪妖在半路上碰见了了它的妈妈。雪妖想要更多的,就残忍的把它
 的弟弟妹妹杀死,正在雪妖高兴时,它的妈妈也离开了它。雪妖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捕食方法,就抢豺群的食物,豺群终于忍无可忍,就与雪妖开展了战争,雪妖寡不敌众,就被它们杀死了。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做人不能自私自利,不能光想自己,不想别人。要考虑清楚 ,要顾全大局,要融入现在这个社会。否则,就会像文中的雪妖一样,它的妈妈永远离开了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917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绝对小孩》读后感400字

    前几天,从书店里给我买了一本幽默大师朱德庸写得一本很有趣的书――《绝对小孩》。 书里有这样几个小孩,我来介绍一下: 披头:一对不正常的父母创造了这个不正常的小孩。虽然他每天都努力想…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77
  • 《长腿邮递员和山雀》读后感300字

    的时候我在大姨家读了一本书,书名是<<长腿邮递员和山雀>>,这本书讲的是一个长腿邮递员每天跑到九恋峰的一个村庄给孩子们送去远方的亲人们给他们的信,并把他们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40
  • 《我和我的曾外公》读后感600字

    读了这本《我和我的曾》后,心中莫名其妙的被一种奇怪的感觉萦绕,他讲的故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上,总觉得这本书中那曾有一种亲切的气息,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久久回荡。 在这个充满快乐与诗…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114
  • 读《女生贾梅》有感作文400字

    有一本书使我久久不能忘怀,那就是《女生贾梅》,这是一本只有平凡的小故事,故事情节却能引人入胜的书。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贾梅,一个平凡却令人羡慕的女孩。她有一位“老古董”,温柔可亲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623
  • 读《茶馆》有感600字高中

    【第1篇】 年少有梦,莫负韶华 --读《茶馆》有感 在北京城内,有这么一小块地方,它见过清末的戊戌变法,见过民国的军阀混战,也见过曙光到来前最后的殊死一搏--解放战争,它在风雨飘摇…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33
  • 《大雁和鸭子》读后感400字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一年一度的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一放假,我就和到新华书店买了《中国名家经典童话》,书里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记得的道理。 《…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7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