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茶馆》有感600字高中

【第1篇】

年少有梦,莫负韶华

--读《茶馆》有感

在北京城内,有这么一小块地方,它见过清末的戊戌变法,见过民国的军阀混战,也见过曙光到来前最后的殊死一搏--解放战争,它在风雨飘摇中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从繁华热闹走到了一无所有的衰败。它是老舍笔下的茶馆,也是王利发竭尽一生守护的裕泰茶馆。

在《茶馆》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我顶佩服的便是常四爷。

他热爱国家。有人领着饷钱却无胆量去赶走洋人,欺软怕硬,对国人拳脚相向。有人看似体面,实则叛国投敌,靠做洋人的走狗,维护那早死在泥土里的可笑的尊严。可常四爷敢于说出事实。他爱国,他关心国家,才会说出那句“大清国怕是要完了”。他忧,他愁,他满心都是岌岌可危的祖国。

他善良仗义。人们常说“铁骨柔情”,常四爷是算得上的。他不忍心见可怜的母女受冻挨饿,二两银子便要卖了孩子。他会好心地给母女俩两碗面;他会在茶馆开门时给王利发送来两只价格不菲的鸡;他会给松二爷安排好后事,用为数不多的钱财给松二爷安置棺材。塔忠,他善,他是铁骨铮铮而又温柔细腻的活生生的人。

他自强不息。当旗人只会养鸟、喝茶谈笑时,他凭着自己的肩膀、自己的力气种菜,自力更生。他不愿做那张着大嘴等待国家饷钱的寄生虫,他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他不会因为被特务抓去便自行了断,也不会因二德子的威胁而投降示弱,更不会因为马五爷身后的洋人而忌惮什么。他勇,他义,他满腔热血,身正不怕影子斜。

做人若能像常四爷一般光明磊落,那便问心无愧了。也许常四爷便是茶馆中的一团火,他向着光明前进,奈何终究在追寻光明的路上熄灭了。

其实茶馆里每个人都是这样,他们都在为了生计而奋斗。只是有的走错了方向,有的生不逢时,有的没能有什么大作为。王利发自尽时,心中该有多少不甘与辛酸?一生为裕泰茶馆奋斗,谁曾想倒真是“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我常常在想,若他们生活在现代,该是怎样一番景象。王利发的改良会成为紧跟时代的创新;秦二爷的工厂会成为政府扶持的私营企业;常四爷种菜养鸡会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证明……也许他们不能,但我们可以。

作为正值青春年少大好时光的青少年,我们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活在这个和谐的社会。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方向。我们可以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我们可以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我们就是王利发眼中黎明前的曙光,是冉冉升起的红日,是充满美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更应该去奋斗,去追梦,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

新时代,我们生得逢时,有党领导的正确方向,更要把握当下,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前路有光,初心莫忘;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第2篇】

小“茶馆”,大文章

茶馆一个很普通的名词,但“茶馆”虽小,意义却很大。

回顾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多年历史,“茶馆”由原先的单纯喝茶,解决“口渴”的地方,演变成了“茶楼”“茶社”。这种变化,从原先的一种解决生理需要的场合,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文化。随着新中国国力的不断壮大,茶文化的影响也逐步扩大,逐渐成为中国的一种标志和品牌产品,对茶文化的研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创新。   

老舍先生写的《茶馆》,是一个剧本,后来被拍成电影、电视剧、话演出剧,也充分体现了后人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程度。《茶馆》描绘了一幅跨越半世纪的旧时代历史,读剧本,观话剧,作品涉及的历史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茶馆”虽小,所做的文章却很大。

《茶馆》是在写一个明明白白死去的过程。“掌柜的”王利发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是那个悲惨时代的牺牲品。他像一只玩偶,活在苍穹之下,活在对别人的恭维之中,他却一刻也没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结局是,他死得好,我想的确是这样。一位诗人曾说,死是世界上唯一的黑影。王利发的死,正是结束了他作为一只玩偶的命运,结束了那个时代赋予他的无尽的比死更可怕的黑暗。王利发死了,属于他的黑暗结束了。

茶馆的存在,无形之中就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茶馆让人回归到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中。每日早晨,晨练之后的老人,久违的,远道而来的客商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他们步入古朴别致的茶馆中,或恬静、或悠闲,或淡定、或安然的生活状态都萌发在喧嚣之上。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茶馆》仅仅三幕剧,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老舍先生仅用某些个小人物是怎么活着和怎么死去的,就能够说明那个年代的形形色色的啼笑皆非。我想,当你合上《茶馆》这书本的一瞬间,你一定能够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剧中大部分小人物都“含着泪地笑”,其实心已成灰,命运在不停地捉弄着他们。“茶馆”里小人物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而个人难以跳出那个时代的圈子。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用这种眼光看待人生得失,或许更符合《茶馆》中很多人的命运曲线。可以说,小“茶馆”,大文章;一个茶馆,就是一个世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92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三字经里有感恩

    《三字经》里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然。”说的是汉代人黄香,从小对父母很孝顺,炎热,其父无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凉枕席;寒冷,他先用身体暖热被褥,才让上床休息。黄香回报父母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108
  • 读《无道德生活图景》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作者用独特得手法掲示现象人们行为的恶劣,道德的败坏。 作者先从小区电梯常被搬家公司占用说起,到了人行道,停泊的车堵…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8
  • 《生命书》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晴天午后。图书馆。指尖滑过一排排书籍,我终于被《生命书》所吸引,我想,生命?我翻开扉页,上面映着—&mdash…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5
  •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1000字

    做一个注重细节的人——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1000字: 我读了《细节决定成败》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本书提出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的确,作为一名老师…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61
  • 草房子读书笔记450字

    【第1篇】 午后的阳光透过隙缝洒满了大地,星点闪烁中,我思念那片艾,思念那位已故的秦大。 秦大奶奶,自私地使人厌恶的老太婆,却又固执地使人落泪的老小孩。  的确,秦大奶奶…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13
  •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第五项修炼》读后感600字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第五项修炼》读后感600字: 文:倪六顺;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不同的书能带领我们看不同的世界,经历不同的感悟,领略不同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