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观后感800字

人格的光芒

泰坦尼克号因为杰克与露丝的生死之恋在电影史上留下奇迹,观众歌颂着他们动人爱情之余,却未曾注意到还有一些只有寥寥几个镜头的小人物熠熠生辉。

泰坦尼克号的背景是20世纪初等级分明的美国社会。那个时代贵族高傲且瞧不起贫穷的底层人民。布朗夫人却是例外,她的丈夫因为挖出金矿而暴富进而跻身于贵族之列。然而,她成为贵族却也并未变得高傲,依然还是做一个不爱打扮的夫人。贵族夫人嘲笑她是暴发户且躲避与她交谈,但布朗夫人对于她们的嘲笑只是一句“在这个社会,有钱便有地位”的释然罢了。当杰克受邀于贵族晚会,毫无疑问是贵族们对杰克的变相羞辱。当杰克准备穿着一身旧衣去赴约时,布朗夫人拉着杰克换上新衣,梳妆整理,并且亲自带着他出席宴会。教他如何在贵族圈中自信的相处:“想象自己拥有百万财富”,并处处提醒他礼仪细节,以免他出丑。布朗夫人是那个贵族圈里唯一支持并帮助杰克的人。后来,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布朗夫人和贵族夫人们同坐一船,她是唯一提出要返回救人的人,提议遭到拒绝后,只一句:“船上还有你们的丈夫”。便是对贪生怕死的贵族夫人们最好的讽刺。

布朗夫人是贵族夫人眼里没有气质的暴发户,是被她们嘲笑躲避的假贵族,最后在船上以人性的高尚和对待丈夫的真情回赠她们。输于身份,贵于品行。

安德鲁斯先生是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不沉之船”是别人对他的最大肯定。于他而言,泰坦尼克号并不只是一艘船那么简单。当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杰克与露丝在逃跑时遇见了在神像前祈祷的安德鲁斯先生,他在安静虔诚的凝视着神像,“您为什么不选择逃生呢,安德鲁斯先生。”露丝问道,安德鲁斯先生却只是一句抱歉;“对不起,露丝,我应该把它建的更加坚固。”后来,安德鲁斯先生随着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海底。

安德鲁斯先生陪着泰坦尼克号一同沉海,是对他作品的肯定,更是对他职业的无上尊重。与之共亡,是君子对于自己失败的最高尚的反击。君子,不畏于生死,不甘于失败,当如是。

泰坦尼克号的船长有着多年航海经验,从未出过事故被人“安全校尉”。他却因为受到伊斯梅的怂恿犯了经验主义错误,让泰坦尼克号在海上提速前进,从而撞上冰山,酿成大错。船长听见安德鲁斯先生悲痛的宣布泰坦尼克号即将要沉没时,他的后悔,内疚可想而知。船长指挥着水手放下救生船,伊斯梅在混乱中逃上一艘救生船,船长看着低着头的伊斯梅,转过身深深地看着,看着船上无助的人们,他回到的船舱,回到工作一生的地方,抚摸着船舵,他静默的站在那里,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后来永远地留在船舱。

船长因为受到怂恿而犯错,他是有罪的,却也是伟大的。他以生命来改正错误。以自己的生命来告慰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生命来对死去的人们表达歉意悔恨。人有过便改之,不求于苟且,不求于偷生,君子当如是。

泰坦尼克号闻名于杰克露丝的爱情,泰坦尼克号歌颂着杰克与露丝的款款深情,却还有不起眼的他们,没有大量的镜头,却以人格的高尚而闪耀着光芒,打动人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32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梁家河读后感600字

    梁家河读后感600字: 在《梁家河》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插队本身,这是一个标志,界定着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9
  • 孔融让梨读后感250字

    【第1篇】 今天我和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们。大家都好奇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88
  • 论友谊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论友谊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题记 近来翻看了培根的《论友谊》一文,文中有句话引起…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5
  • 《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600字

    拿起这本书,一本书名为《我的人生笔记》的散文集,我便即将开始了解作家毕淑敏的内心世界了。 本以为一个作家,就是整天坐在家里,奋笔疾书,一天到晚与文字打交道的人,但毕淑敏与我想象中的…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52
  • 读《了凡四训》有感心得体会800字

    读《了凡四训》有感心得体会800字: “福自己求 命自己立”这句话 和我日常观察到的生活现象 很贴切,比如(前提是代谢正常)吃得少动的多就会瘦,学霸学习习惯一般都不错,即使是学神,…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67
  • 读《画》有感500字

    这星期,我在一本小说集上看到了一篇微型小说,小说的题目是《画》。 文章写了老贝尔门酷爱油画,但由于家境清贫,他小时候没有画笔,无法进行创作。长大后的老贝尔门来到世界各地寻找创作灵感…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