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读后感250字

【第1篇】

今天我和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们。大家都好奇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们比我大,应该吃大梨,我是小,应该吃小的啦。又说,我是哥哥,应该让着,所以把大的梨留给哥哥弟弟吃。大人们听了都称赞孔融是个懂事谦让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并不是叫我们让一个梨,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应该学会谦让,要多关心别人,不要光想着自己。我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有谦让精神的,有爱心的人.

【第2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三字经的故事),其中孔融让梨让我深深感动。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邻居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梨让给了比他大和比他小的人。这个故事突出了孔融是一个尊老爱幼、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只有他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我也要向孔融的一样,懂得尊老爱幼、不计个人得失,学习他友善待人的精神。让自己能天天向上,变得更加优秀。

【第3篇】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天拿了一个大梨给孔融,而孔融给了哥哥,问:“为什么要给哥哥呢?”孔融说:“我的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完他便拿起小的梨吃了起来。

读了之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想到每次吃饭都把好吃的往自己的碗里送,找到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就藏起来。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新鞋,我的不小心被树枝划了一道痕迹。 于是我把我的鞋与弟弟的鞋换了,因妈妈买的鞋一样的,所以弟弟也不知道这件事。我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读了《孔融让梨》后真后悔。

我一定要学习孔融谦让的品质。无时无刻都要当一个为他人着想、谦让别人的好学生。

【第4篇】

大家一定听说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自从我听说过这个故事之后,就有点眼馋,我就在家里上翻翻下找找,终于找到了这个故事。于是,我把这故事认认真真的品读了一下。

这个 故事讲了四岁的小孔融在家排名第六,有一次孔融一家在吃梨,他把大梨依次分给了兄长们,而自己则吃最小的梨。我读后十分感动,小小的孔融居然有那么大的孝心,更何况我们比他大很多,当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吵架的时候,想到了孔融吗?自己不觉得惭愧吗?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有一对兄弟为了一套房子,打得头破血流,反目成仇。有些人为了一套父母的房子,使用了许多恶毒的招式。

所以,我们现在以孔融为榜样,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成为新一代的好少年吧!

【第5篇】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它讲述了:有一天,孔融的给了孔融一个大梨,孔融就把大梨给了哥哥,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大梨给哥哥呀?”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父亲又给了孔融一个大梨,孔融给了弟弟,父亲又问他:“你为什么要给弟弟呀?”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

以前,妈妈买了好吃的,我觉得大的好的理所应当就是我的,我和哥哥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东西争得面红耳赤。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习它,但不能凡事都谦让。比如:学习上我们要你追我赶,相互比拼,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进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570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00字

    是人类亲密的――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最近,我读了昆明作家邓启耀的《老人与海鸥》。这是一篇写老人吴庆恒与人们熟悉的海鸥发生的感人事迹的文章。那一幕幕的震撼人心、令人潸然泪下的场面总…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41
  •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50字

    里的一天,我读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至极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苏武牧羊。 故事是这样说的,汉朝时,苏武被汉武帝派到匈奴国当使臣。可是匈奴王却把…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600
  • 《拔苗助长》读后感200字

    这个故事讲了春秋时,宋国有一位农夫,总嫌他家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有一天,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就到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高。拔完后回到家里,疲惫不堪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0
  • 《中国通史》读后感600字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我怀揣敬畏之心读了《中国通史》一书。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到春秋诸侯争霸,秦始皇一统九州,分合离…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78
  • 读《史记・刺客列传》有感800字

    司马迁虽曾身陷囹圄、惨遭酷刑却依旧豪情万丈,说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或轻于鸿毛。”亦或是在书中毫不留情地抨击汉武帝的昏庸无道;也会借陈胜之口明“鸿鹄之志”。不得不说,太史公是一…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1.4K
  • 《复活》读后感_800字

    《复活》读后感800字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小说对沙俄的法律、法庭、监狱,以及整个国家机器和官方教…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