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水浒》,感英雄本色

漫漫暑期,时光正好,阳光明媚。怎的不读一本好书?捧起一本,看得较亲,原是一百有八位好汉,各个好汉方显英雄本色。

《水浒》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写了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展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悲哀。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血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读完水浒其历史原因也再清晰不过了。奸臣当道,人人都以利益为先,搜刮民脂,严苛重税,地方官员,官官相护,百姓民不聊生。还有山野土匪不时出没,打家劫舍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便更可见梁山好汉的忠义,清白。

而这为首的宋江,便是最清晰而又最模糊的一个人物形象了。整部水浒讲的便是忠义,而这正是宋江最鲜明的特色。纵观水浒哪个英雄好汉不诚服于此。而又说宋江模糊是因为他并非伟人、贤人,被逼上梁山之前不过是一名小吏。而仗义疏财,才使他远近闻名。他文不能胜人,武不能自保,却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拜他为兄。这讲的不过是一个“义”字。官逼民反,这个用在宋江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忠”与国家,忠于皇上,正是这个“忠”字使他备受推崇,也正是这个“忠”字使他被奸人所害,不得善终。却又是这个“忠”字使他被害后恐自家兄弟为己报私仇,便也杀了他。这体现的是宋江的浓重的爱国情意和民族情怀。他有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信念。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正是如此,才造就了这样一个英雄角色。

黑旋风李逵,胆识过人、为人仗义、忠诚勇敢、嫉恶如仇,他是宋江被逼上梁山后的得力助手。他具有农民的淳朴,粗豪的品质,反抗性很强,对正义事业和十分忠诚。对于宋江,李逵可以说没有一点对不住他。只要宋江说的,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他都会尽力去做。这也是他最后会死于宋江手下的原因。他在水浒中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有无心机,忠诚等等品质,这都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他不愿招安,是看透那奸臣当道的朝廷,他有爱国情怀,却不如宋江那么强烈。在他眼中,皇上并不是一个英明值得他为之去死的人。宋公明才是忠义两全的好汉比皇上更适合做天子,而连他都看出这不是个好皇帝,宋江却坚信皇上只是被暂时蒙蔽了双眼。而宋江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作者对明朝当代皇帝是失望中却又带有期盼的。也正是这不安分的性子,为李逵惹来不少杀身之祸。

林冲,也是典型的被逼上梁山。乱世出英雄,方是如此罢。原是忠心报国却被奸人所害,被逼上梁山,成为乱世英雄。

施耐庵本是明朝的人,却借着宋朝之手详细描述了,官逼民反,农民起义,一个个英雄好汉因不同原因落草于梁山泊。而从中影射出的便是明朝当时的腐败落后,奸臣当道,残害忠良。皇上被花言巧语所蒙蔽。宋江等忠义好汉不得善终。这是一个朝代的悲哀,是那个朝代的忠诚的悲哀。

合上书,闭上眼,那一幕幕画面,一个个好汉的形象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各个好汉方显英雄本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33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伊索寓言》有感1000字

    有一本书在我书架上原封不动的放了几年了,橙色的封面上积了些许灰尘。今天,我终于拿出书来,封面上大印着大的“伊索寓言”,由于上学期语文课上有过伊索寓言的课文,我十 分感兴趣,于是我迫…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00
  • 《匆匆》读后感800字

    这几天,我们在的带领下,学习了《匆匆》这一篇课文。它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时间在我们身边流逝的踪迹,表达了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朱自清的散文特点众…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96
  • 观看《第一书记》有感800字

    此次团日活动中,在班委的带领下,我和全班在凉凉的夜晚一起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家喻户晓。小岗村两次联名留书记,最终,沈浩永远地留在了小岗村,不朽。当我听闻沈浩…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31
  • 《我能管好我自己》读后感600字

     国庆长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我能管好我自己》。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叫天佑的小男孩,由于他的要去美国探望生病的姥姥。忙于工作,经常不回家,小…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361
  • 读《教出好孩子》读后感2000字

    读《教出好孩子》读后感2000字: 近日才读完,一本二百多页的书,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写点东西了,看着尘封已久的钢笔,尽然已被遗忘好几年了。读完《教出好孩子》这本书,突…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4
  •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800字

    最近我们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发人深省的文章,让我深有感触。我从坚持不懈的李时珍;孜孜不倦的爱迪生;持之以恒的齐白石身上明白了“目标之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