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苏轼古诗赏析(题西林壁诗文赏析及中心思想)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古诗赏析(题西林壁诗文赏析及中心思想)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它应当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饱满丰富的感情感染人、教育人。但是,诗歌又十分讲究立意和造境,讲究通过饱含感情的艺术形象表现深刻而明确的思想。因此,好的诗并不排斥议论和说理。宋人多“以议论为诗”,明代的何大复说:“宋诗言理”(《汉魏诗序》),清代的吴乔说:“宋诗主于议论”(《围炉诗话》),在宋代诗歌中,确实出现了不少味同嚼蜡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议论精辟、充满理趣的佳作。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以理语入诗,写得既有情趣,又有理趣。元丰九年(1084)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任汝州刺史,他特地过江登临庐山,游山十余日,并在西林寺写下这首题壁诗。诗人从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出发,勾画出庐山的千姿百态,秀美迷人。但是,这不是一首纯粹讴歌壮丽山河的写景诗,作者在措写景物中,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只是粗略的勾画,没有细致具体的描绘,但是却从人们正视、侧看、俯瞰、仰视、遥望、近察中,从人们立足点、观察点的不断变换中,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采,神奇莫测。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诗人在观察中得到的启示。苏轼向生活的深处开掘,把观感和哲理结合起来,从而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事物,既深入它的内部细察精神实质,又站到事物之上,总观它的全貌,才能给事物以正确的认识。

清代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苏轼的《题西林壁》正形象化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前人指出:“作诗者陶冶物情,体会光景,必贵乎自得。”(宋·魏庄之《诗人玉屑》)苏轼登临庐山,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与发现,又善于把这种感受和发现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眼前之景”与“物外之理”两者巧妙融合,写下了这一首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诗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270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人生懂得取舍的人生格言68句大全

    一)、没有人关心你付出过多少努力,撑得累不累,摔得疼不疼,他们只会看你最后站的是什么位置,然后羡慕或鄙夷。 二)、哪里有什么老天的眷顾,所谓的幸运和成功都源自你自身的努力和付出。请…

    美文 2023年1月22日
    48
  • 歌颂教师的优美句子(赞美老师的金句)

    每年一到教师节,人们最常用的感谢老师的句子就是,把老师说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夸赞,也许你会觉得很新鲜,很神圣。但是当你见得多了,你就觉得其实这种…

    2022年5月18日
    367
  • 春的气息美好句子发朋友圈 感觉到春的气息朋友圈说说

    1、当春风吹起,柔柔地,小草拂着裤管,春的气息那么真实地贴近肌肤。有露珠停留,在叶尖坠坠不肯滑落。 2、当凄厉的冬天过去,积雪还没有消融,冬衣还没有脱下,一切还都是春寒料峭,人们就…

    美文 2023年2月8日
    68
  • 关于鹰的成语有哪些(雄鹰励志名言短句霸气)

    第一个字是鹰 鹰鼻鹞眼、鹰击长空、鹰视狼顾、鹰撮霆击、鹰击毛挚 鹰犬之才、鹰视狼步、鹰觑鹘望、鹰瞵鹗视、鹰扬虎视 鹰扬虎噬、鹰瞵虎攫、鹰视虎步、鹰嘴鹞目、鹰睃狼顾 鹰犬之任、鹰头之…

    2022年7月4日
    554
  •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

    美文 2022年11月4日
    62
  • 新柳的诗意是什么(关于古诗新柳的意思)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清朝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 从古到今,写杨柳的诗词不计其数。但是写…

    2022年6月23日
    1.1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