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方山子传翻译及原文

方山子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④,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注】①光、黄:州名,光州在今河南省境内;黄州在今湖北省境内。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方山冠:唐宋间隐士喜戴的帽子。原为汉代祭祀宗庙时乐师所戴。④勋阀:功劳。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重,尊崇

B.然终不遇 遇:待遇

C.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使……跟从

D.岁得帛千匹 岁:每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欲以此驰骋当时

②亦足以富乐

B.①因谓之方山子

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C.①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D.①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

3.下面各句全都能直接表现方山子遗世孤傲性格的一项是( )

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②弃车马,毁冠服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④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⑤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 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名叫陈慥,字季常。他是苏轼的朋友。因隐居光州、黄州的岐亭山中,头戴方形的高帽子,像古代的方山冠模样,因此才被人称作“方山子”。

B.作者拜访故友,路上偶遇方山子,方山子热情接待了他。作者很奇怪以前这个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的侠士,如今俨然成了一个悠游自得聊以卒岁的隐士。

C.方山子家里本来世代功勋有官可做,在洛阳的老家也有雄伟富丽的田园宅舍,在河北也有田地,这些他都抛弃了,作者认为正是这种无所得而得的人生态度才使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D.方山子之所以弃富贵而乐归隐,是因为“不遇”,而作者自己也仕途坎坷,一再遭贬。从这点上说,文章也隐约寄托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译文:

(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译文:

(3)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译文:

【参考答案】

1.B 解析:B际遇、机会

2.A 解析:A项,第一个“以”,介词“凭借”。第二个“以”表目的的连词“用来”。B项,两个“因”,都是连词“于是“。C项,两个“所以”,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的原因(缘故)”。D项,两个“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并且”。

3.D 解析:③⑤间接。④是豪侠一面。

4.B 解析:应为作者贬官期间,从岐亭路过,偶然见到了方山子。

5.(1)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大概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吧?”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2)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招呼我住到他家。

(3)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飞起一只鹊鸟,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没有射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30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昺,字仲明,慈溪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昺,字仲明,慈溪人。举成化八年进士,授铅山知县。性刚明,善治狱。有寡妇惟一子,为虎所噬,诉于昺。昺与妇期五日,乃斋戒祀城隍神。及期,二虎伏庭下,昺叱曰:“孰伤吾民,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4
  • 《宋史·沈括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   淮南饥,遣括察…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6
  • 《金史·路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史路铎,字宣叔,伯达子也。明昌三年,为左三部司正。上书言事,召见便殿,迁右拾遗。明年,卢沟河决,铎请自玄同口以下、丁村以上无修旧堤,纵使分流,以杀减水势。诏工部尚书胥持国与铎同检…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94
  •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   【知识网络】   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注意以下内容:   1.归纳概括的原则:   (1)概括要完整、全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2
  • 唐诗已凉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韩偓

    作者:韩偓 朝代:〔唐代〕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已凉译文及注释 已凉译文 翠绿色的栏杆外绣帘儿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着草木花卉。 龙须…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29
  •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这两句是说,这位雄纠纠气昂昂的须眉男儿,誓在边疆杀敌立功,见这陇上黄云之后,不免回首一望白云所在之处的故乡;但因为还没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