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经典的诗 诗圣杜甫简介

在古代十大天才文人中,苏轼名列第一,杜甫位列第八。近题在格律诗在他这里成熟,又最终达到了巅峰。但他又是带着镣铐跳舞的绝世天才,他一生漂泊,颠簸流离,却心忧天下,身系百姓。他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人的一生都要被打上家族的烙印,不仅仅是外表上,更是思想上的。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十三代孙。他的祖先多半充当过太守、刺史、县令一类的官吏,可以看出,杜甫是出身于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官僚家庭。由此可以理解杜甫庸俗的一方面,他中年时期在长安那样积极地营谋官职,不惜向任何一个当权者寻求援引,这和他家庭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杜甫在他从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十年内做过两次长期的漫游,漫游的区域是吴越和齐赵。这也正是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所以他的作品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二十四岁时,他去洛阳投考进士,却落第了,但对那时的杜甫并不算什么打击,他又开始了第二次漫游,并写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诗句。青年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使他有裘有马,允许他用放荡与清狂来鄙视人世的庸俗,可是却沒有能够使他放开眼晴直视现实的生活。他对未来还踌躇满志,二十八九岁时写出了《登兖州城楼》和《望岳》。这样的诗的写成正预示着他在诗的范围里将有一个远大的发展,也正如这首诗最后两句所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由于李林甫的政治阴谋,杜甫的求仕之路被阻塞了,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充做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但这种生活是辛酸的,他的诗里说得清楚: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由于仕进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寒接触到人民的痛苦。安史之乱暴发后,杜甫一路流浪,目睹劳动人民苦难,感受人民的痛苦。他把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人民的悲剧凝结成《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诗。苦难给他带来了痛苦,但也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杜甫遗留给我们一千四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就,一是源于诗歌丰富的思想内容。他有着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并且他身受颠沛流离之苦,所以对百姓的疾苦,国家的灾难,他是看在眼里,忧在心中,并诉诸笔端。二是他有高度的艺术修养。杜甫创作时大量吸取了古人和今人的成就。他很善于虚心学习,他和李白、高适、岑参等都是好朋友。就是对不甚熟悉的王维、孟浩然,也都给以很高的评价。他非常殷切地愿望能和人论诗论文,听取别人的意见,他认为这是最大的快乐。正因为他谦虚谨慎的学习和苦心孤诣的写作,才给我们留下来引起后代千万读者同情和敬仰的”诗史”。

杜甫的一生是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转变为贫病交加、流离道路的一生。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凉,但读者读了他的诗,并不因而情绪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焕发,意气高昂。缘于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读者。他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愿望结合起来,他引吭高歌,不管唱得多么凄凉,他也不放弃希望”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广阔的胸怀往往通过自然界的壮丽景色给表达出来。他的《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的是诗人处境,是客观存在。可前四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也是客观存在,但作者首先要有一个广阔的胸怀,才能把洞庭湖的气象写得如此浩大。杜甫在旧封建时代度过了他悲剧的一生,但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情况下他都不曾被压倒,也不曾采取任何一方式逃避现实,这是由于他具有深刻的乐观精神。他赢得了人们的景仰,被尊称为”诗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30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自新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6
  • 《溪村即事》《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溪村即事 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绝句 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1
  • 《熟读精思》

    原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⑴,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⑵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50
  • 卜算子(寿母)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满一望三时中(春三十日生),春景方明媚。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680
  • 韩愈《与崔群书》“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大恶,因不复决舍;叁甚厶虽不堂入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2
  • 顾况《过山农家》描绘山村农家风景农忙景象唐诗

    板桥人渡泉声(1),茅檐日午鸡鸣(2)。 莫嗔焙茶烟暗(3),却喜晒谷天晴(4)。   【注释】 (1)人渡:人从板桥上走过。 (2)日午鸡鸣:山村地理气象特征,高山挡住…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