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麦穗懂得弯腰

有位刚刚退休的资深医生,医术非常高明,许多年轻的医生都前来求教,要求投靠在他门下。 资深医生选了其中一位年轻的医生,帮忙看诊,两人以师徒相称。应诊时,年轻医生成为得力助手,资深医生理所当然是年轻医生的导师。
  由于两人合作无间,诊所的病患者与日俱增,诊所声名远播。为了分担门诊时越来越多的工作量,避免患者等得太久,医生师徒决定分开看诊。
  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由年轻医生诊断;病情较严重的,由师父出马。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指明挂号给医生徒弟看诊的病患者,比例明显增加。起初,医生师父不以为意,心中也高兴:“小病都医好了,当然不会拖延成为大病,病患减少,我也乐得轻松。”
  直到有一天,医生师父发现,有几位病人的病情很严重,但在挂号时仍坚持要让医生徒弟看诊,对此现象他百思不解。
  还好,医生师徒两人彼此信赖,相处时没有心结,收入的分配,也有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标准制度,所以医生师父并没有往坏处想。也就不至于到怀疑医生徒弟从中搞鬼、故意抢病人的地步。
  “可是,为什么呢?”他问,“为什么大家不找我看诊?难道他们以为我的医术不高明吗?我刚刚才得到一项由医学会颁赠的‘杰出成就奖’,登在新闻报纸的版面也很大,很多人都看得到啊!”
  为了解开他心中的疑团,我来到他的诊所深入观察。本来我想佯装成患者,后来因为感冒,也就顺理成章地到他的诊所就医,顺便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初诊挂号时,负责挂号的小姐很客气,并没有刻意暗示病人要挂哪一位医生的号。
  复诊挂号时,就有点学问了,发现很多病人都从师父那边,转到医生徒弟的诊室。问题就出在所谓的“口碑效果”,医生徒弟的门诊挂号人数偏多,等候诊断的时间也较长,有些病人在等候区聊天,交换彼此的看诊经验,呈现出“门庭若市”的场面,让一些对自己病情较没有信心的患者趋之若鹜。
  更有趣的发现是,医生徒弟的经验虽然不够丰富,但就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所以问诊时非常仔细,慢慢研究推敲,跟病人的沟通较多、也较深入。而且很亲切、客气,也常给病人加油打气:“不用担心啦!回去多喝开水,睡眠要充足,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类似的心灵鼓励,让他开出的药方更有加倍的效果。
  回过来看看医生师父这边,情况正好相反。经验丰富的他,看诊速度很快,往往病患者毋须开口多说,他就知道问题在哪里,资深加上专业,使得他的表情显得冷酷,仿佛对病人的苦痛渐渐麻痹,缺少同情心。
  整个看诊的过程,明明是很专业认真的,却容易使病患者产生“漫不经心、草草了事”的误会。当我向医生师傅提出这些浅见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对呀!我自己怎么都没有发现!”
  这是麦穗弯腰的哲学,其实,很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士,都很容易遇到类似的问题。
  并不是故意要摆出盛气凌人的高姿态,但却因为地位高高在上,令人仰之弥高,产生遥不可及的距离感。
  别忘了!越成熟的麦穗,越懂得弯腰。
  或者,我们也可以来个逆向思考,越懂得弯腰,才会越成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4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谈及年轻人的职生涯业规划

    半年前我就在着手自己的职业规划!!!那段日子是我生命中逼近于彷徨极限的一段经历!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我到底适合干什么?什么样的工作到底最适合我?   &nbs…

    职涯心路 2008年3月12日
    1.7K
  • 职场新人的停、看、听3步走

    一、少说多听、累积人脉    新鲜人最忌讳地就是搞不清楚状况,随意地发表意见,毕竟还是菜鸟的你,对任何人事都了解不深,最好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对于不懂的事物,一定要请教前辈,广泛…

    职涯心路 2008年5月27日
    1.7K
  • 写给初涉职场的朋友们

      1、不要轻易忽悠,不要轻易欺骗你的同事和领导,除非你有百分之一万的肯定,你的欺骗不会被他们所识破。    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两个词——“忽悠”和“摆活”,在这谎言横飞的世道,很多…

    职涯心路 2007年11月22日
    1.5K
  • 大学生初入职场调查报告

    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起薪凭借什么来定位呢?   这份针对浙江大学2006届毕业生的调查结论显示,学历对起薪有较大影响,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另外,性别、地域…

    职涯心路 2007年11月9日
    1.6K
  • 李想: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创业

    我们可以从7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身上去寻找一些相似性,我这里所说的成功创业者,指的是那些可以把自己的公司做到十亿美金以上价值的创业者,虽然公司市值不是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但是作为一个…

    职涯心路 2007年11月8日
    1.5K
  • 研究生的求职经历经验分享(经管)

    印象比较深的面试有这样几次: 去年9月份,一家陆家嘴的外资银行约我去面试,几轮下来都很顺利,最后负责人和我谈薪水,大概是每月5000多一 点,外加年底分红。而这还只是我投出第一份简…

    职涯心路 2007年11月10日
    1.5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