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一段美丽而忧伤的记忆――《呼兰河传》读后感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段美丽而忧伤的记忆。

这部小说是萧红在香港创作的,这个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远在异乡的萧红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生活上极度困难,心灵上屡遭挫折和变故,这种情形下,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童年和,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她以自己的童年和为题材,创作了这部小说。

信手翻来《呼兰河传》,就仿佛是在欣赏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卷。全书共分为七章,通过第一人称来表现萧红记忆中的那座小城,小城里的人和事;小胡同里的人来人往;呼兰河的特产―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祖父的后园;小团圆媳妇的惨死;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苦生活……..小城的一切无不透露着寂寞、荒凉和悲伤。这是小城的悲伤,也是萧红的悲伤。

文章的开篇,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呼兰河,一个破败的村庄,到处都是暗淡的,暗淡的村落、肮脏的街道、麻木的人们……整个村子就仿佛如同乌云,没有一点色彩,甚至连当时的社会都是这般暗淡、无色的。就在这一片暗淡中,小主人公出现了―幼年的作者,一个生长在呼兰河小镇里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在她的童年中,她是快乐的,因为她有一个慈祥的祖父,还有如同美丽的一般绚烂的后院,在后院里,小姑娘和祖父一起干活、一起玩耍、一起度过每一天。萧红的文笔非常优美,骆宾基曾这样说过:《呼兰河传》文笔优美、情感的顿挫抑扬犹如小提琴名手演奏的小夜曲。

虽然这部作品是小说,是一部回忆性、自传体小说,但在写作上却采用了散文守法,没有大段大段的叙事,犹如画一般的记忆在流淌。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是,觉得他非常可怜,她比作者大几岁,还是个孩子,才12岁。这本该是一个尽情成长、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八岁就被老胡家用八两银子买来做媳妇,12岁接近胡家,也开始了了悲惨而屈辱的短暂一生,她本是一个脸膛黑黑,爱说爱笑的孩子。在胡家一段时间,变得脸黄黄的。天天从他们家里传来凄惨的哭声。这下婆婆找到一个撒气同了,自己把碗打碎了。抓过小团圆媳妇就一顿毒打:自己卡摔了,把小媳妇也要打一顿。是不是把媳妇掉在房梁上打,没有啥过错,用她的话就是,给她一个下马威。以后好听话,孩子的练越来越瘦,不吃不喝,闹起来病。在东北都流行跳神,跳过无数次的神,吃过很多的偏方,都不见效。最后最惨的是,把孩子当众扒的一丝不挂,放在开水里洗澡。孩子痛苦的昏了过去,醒了之后,在继续按在装满开水的大岗里洗澡。这哪里是洗澡,分明就和地狱的下油锅差不多。孩子在那个夜晚死了,找张铺盖卷雇几个人挖个坑就埋了。女性的凄苦在作者的笔下描绘的令人心碎。

读这本书,有快乐也有沉痛,在别人的生活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还赠长了见识,别有一番滋味!

【第2篇】

流淌着童年回忆的呼兰河――《呼兰河传》读后感

雨后,清晨,我倚窗而坐。读完了《呼兰河传》,心中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儿时的童年时光好像一幅幅画面,连续地浮现在眼前,内心感慨良多。

《呼兰河传》是民国四大才女的萧红的作品。主要描绘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作者的童年生活和生动鲜活的城中居民形象。读来仿佛置身其中,甚至忍俊不禁或不由得凄凉伤感。书的封面上是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姑娘,穿着民国的斜襟布衫和长裙,两条辫子搭在肩前,双眼流露出不谙世事的童真和好奇,但似乎又有着一丝孤独的神情,这使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卷起袖子来,咬紧了牙根,全身的精力集中起来,手抓着人家的板墙,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头不要晕,眼睛不要花,要沉着迎战。”这是呼兰河传中描过大溜着边过大泥坑子的动作和神态,我读到这里时,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和画面,不禁笑了起来。“卷、咬、抓、跳”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过大泥坑时的小心翼翼、紧张、甚至心惊胆战的心情。让我感到有趣的作者用了是迎战一词,作者竟然将过大泥坑这件事情比作打仗,真是点睛之笔,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这样一个让路人如此害怕紧张的大泥坑子,呼兰河小城的居民对如何处理这大泥坑的看法是:“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坑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读到这里,我便想为什么居民们不愿用土填平呢,是他们没有想到吗?不,一定不是,连一个五岁的孩童都可以想到的办法,那些大人们一定都想到了。可是他们又为何如此忌讳这样做?细读文章,我明白了,这里的人们非常的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他们相信这是所谓的“命”,是上天安排大泥坑子在这里惩罚自己的。这种落后的封建思想不仅仅导致了大泥坑淹死众多鸡、鸭、狗甚至马,也导致了冯歪嘴子老婆和童养媳团圆媳妇的死。我开始感到非常愤怒,因为他们的封建思想害死了这么多的生命,但后来我又同情甚至怜悯他们,在当时那个无知而又封建的时代,因为顽固的思想,害得他们遭了多少罪。我不禁感慨如今生活在这个开放而又自由的时代是多么幸福,我为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而感到庆幸。

不要忘了,作者只是一件小事,却写的如此不同我们在叹服的同时,是不是该想到:如果作者不是生活里的有心人,她怎么能“发现”这些奇妙的故事?如果她的笔触只留在事情的表面,没有和呼兰城里的人们联系起来,又怎么能挖掘出人们思想的本质?在《呼兰河传》中,如果作者不是无比热爱这片土地,又怎能将这些寻常的事情和事物写的如此精彩,饱含深情?

大泥坑子也使我想起童年时生活在姥姥家,附近有一条地下道,每逢暴雨或大雨降临,地下道的积水常常可淹至成年人的腰部,因为它阻断了我上下班时的路,我便常常涉水接她。但这涉水和过大泥坑子可完全不同了,这是很安全的。而我又从不紧张害怕,反而当成一种玩水的乐趣,欣喜在心中涨的满满的。

呼兰河传这本书中同时还有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作者和外祖父在后园的快乐童年时光,这使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小的时候,每到放,我便马上去姥姥家住,跟着姥姥一起种瓜种豆,跟着一起上树摘无花果,独自一人骑着车去看火车轰隆隆的在铁轨上跑过,但是谁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的繁重,这些记忆早已埋在了心底。呼兰河传这本书唤起了我尘封已久的回忆,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呼兰河传》是一本好书,它使那些浅薄无知的小说黯然失色。它告诉我一个潜在的道理:永远热爱自己家乡,即使它封建、愚昧,使人孤独、凄凉,但它记录了自己童年的故事,是自己精神的寄托。并且那里流淌着自己童年的回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29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昆虫记好词好句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赏析

    昆虫记读后感300字书评: 昆虫学名著《昆虫记》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这是法国的昆虫学家的优秀作品,我也非常喜欢。昆虫记主要讲述的关于昆虫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等内容的书籍。这本书的内…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4
  • 《罪与罚》读后感500字

    1、《罪与罚》读后感500字 罪因一念而起,罚分两个阶段,犯罪->被捕,结束了作者的疑神疑鬼对自己的折磨;认为自己没罪->承认自己有罪,我觉得后面才是另一个重新开始的折…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28
  • 《小狗钱钱》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小狗钱钱》主要讲的是一只会说话的狗和小女孩吉娅的故事。这些故事说的都是如何赚钱,比如说,可以帮别人带狗或是去敬老院帮助老人等等;也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金钱。 从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4
  •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1000字

    踏一缕清风 ―― 读《林清玄散文精选》有感 看着这设计精美的封面,带着一丝丝激动和欣喜,我拿起了这本书。 每当翻开一本书时,就像童话故事中一只吸引主人公的神奇的蝴蝶。它往往拥有绚丽…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86
  • 读《邓亚萍的故事》有感300字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名为《邓亚萍的故事》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邓亚萍小时候艰苦练习乒乓球并且长大获得世界冠军的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世界冠军。在她身上,也有许多令人称赞的地方。付…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73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600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600字: 通过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工作当成乐趣,清楚自己对工作的贡献,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发自内…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