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红楼》

又是一秋窗风雨夕,烟雨迷蒙,转瞬,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解踪迹。只朦朦胧胧间,似听见:

“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宝玉悄问。

“谁知她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她藏奸“黛玉低眉言道。

这个“她”又是谁呢?原是那大观园中艳冠群芳的宝钗。自黛玉同宝玉捧读了《西厢记》后,有感而发,于行酒令时,无意说出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心知肚明,却不告破,只私下里教导了一番。又于一日,陪黛玉解解闷,问问病情,同剖金兰,令其极为感动。

早先日子,钗黛两人嫌隙极大。一是瑰丽大方的,一是清秀灵逸的莲荷。四时如画的大观园,因她们的存在而春风洋溢。单论才思,各有所长;可若论性理,同言黛玉孤傲自许,宝钗则知书达理。况木石前盟终不比金玉良缘,自是形同陌路。

黛玉一梦只盼宝玉同己心,众人明己意,无数个不眠之夜,总难自遣。宝钗则盼“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入深宫,宠爱一身,可奈何梦难做主,亦随缘一生。两人虽诗词同心,却终隔一程山水。

秋,是万物更生的季节,是时候一语真情了。“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细细算来,我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黛玉率性直肠,足以打破多年隔阂,惺惺相惜。宝钗亦是感动,说道:“我在这一日,我就与你消遣一日。”应了黛玉之约,晚些再来。

只苦于天公不作美,负了二人的约定。夜雨昏昏,潇湘无力,黛玉情知宝钗不来,取了本秋怨之词,感其悲凉,故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风雨夕》,读之令人潸然泪下。不料宝钗又差人送黛玉些小东西补补身,黛玉又为极善感之人,心渐渐回暖,忙令丫鬟给蘅芜苑的婆子赏钱打酒。

可再暖的茶终会变凉,再深的情也随光阴失了味,这一切终是苦短的梦。人生无常,宝钗是第一个不辞而别的人。黛玉虽是明白人,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知一切如浮云过耳,可总难免悲切善感,不知所措。此一生便随贾府共浮沉,“留得残荷听雨声”罢!

黛玉不怨谁,她这一生爱恨分明,也不过烟雨迷蒙,梦醒,了无牵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63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浪漫鼠德佩罗》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最进,巫带我们读了《浪漫鼠德佩罗》这本书,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浪漫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爱,一切皆有可能。 书中的德佩罗是一只从小体弱多病…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20
  • 读《红岩》有感400字――铁一般的爱国心

    初,给每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发奖励,我得到的是一本书――《红岩》。 《红岩》是由罗广斌和杨益言所著的一本以共产党人为了祖国而英勇斗争的主题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江姐、许云峰和齐晓轩等…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88
  • 邪不胜正――读《童年》有感

    “一种无法抗拒的苦闷令我窒息,好像全身注满了沉重的东西,好像长久的火活在黑暗的深坑里,失去了视觉、听觉和一切感觉,像一个瞎子和半死不活的人……”这就是阿廖沙,也就是高尔基在童年时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138
  •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读后感_1900字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读后感1900字 被书名耽误的一本好书,让我在复习枯燥的《中国法制史》之时,找到了一点乐趣。 话说夏代,以“恭行天罚”为指导思想,统治者的权力是神授的,法…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438
  • 《大侦探福尔摩斯》读后感600字

    我特别崇拜福尔摩斯,他是一位来自英国伦敦的,首屈一指的名侦探,我崇拜他不仅仅因为他有超高的推理能力,更因为他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在《跳舞的人》中,他对“跳舞小人”暗语进行了反…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85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有这么一个人,为劳动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那么一个人,他名垂千古,却英年早逝。他就是鲁迅,一个嫉恶如仇,被毛泽东评价为伟大革命家的人。我被鲁迅那种崇高的品质所感动。…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