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读后感1000字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题记

米奇和大部分人一样每天忙于枯燥的工作中,如果不是偶然调换电视频道,看到一挡节目,他的生活可能会继续下去。那档节目的嘉宾竟是十几年前与自己相约再见的教授-莫奇。当得知莫老患上ALS时间不多时,他去找了教授。从他们相拥那刻起,时间为十四周的必修课,上课铃声便已敲响。他们相约在每个星期二见面。莫里说:“我们都是星期二人”。课堂上不需要课本,但讨论的题目很多。设计到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这堂课亲切、严和、幽默。莫里老人对死亡的理解也令人敬佩。

莫里老人逼视着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的衰亡。这比死亡残酷的多。他不能动,活着全靠别人帮忙。他是怎样对待的呢?对别人的照顾开始觉的不便,但又很快释然了。他说:“我感觉到了依靠别人的乐趣,此刻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了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习以为常了。就像回到了婴儿时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再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剧。他还说:“你就应懂得一个道理,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正因你终究会变老的。”当下,青年人挥霍青春,中年人揽镜自悲,老年人追悔莫及,这一切不过都是在浪费时间生命而已。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用心去感受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下的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经在不远处等你,就算病痛已经缠上你,你都有权享受幸福和快乐,而不是诚惶诚恐的度过余生。

我们的人生总在不停的奔波当中。上学、就业、升职、结婚、生子、创业、赚钱,太多的羁绊使我们感到劳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需要,大多数人都毫不怀疑这一点。但是莫里老人告诉我们: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说:“拥有的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都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方向。简单来说,我们总落入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买的东西是你的需要还是品牌圈套;追逐名利不择手段是你的需要还是世俗的胁迫。最快乐的是人而不是神。只要你肯,你就可以摘下面具。放松别人,放飞自己。

莫里选择了在他昏迷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候停止呼吸。他走了,走的令人心痛。我坚信他是有意识这么做的。他想安宁的离去,就像安宁的活着。我仍记得他说的那句话:“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的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心中。”

而这门课,还在继续。你说,我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64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全球通史》有感1000字

    蒙古帝国,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曾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其面积之大只有近代的日不落帝国可以与之匹敌,让人叹服。但就蒙古当时的人口而言,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蒙古没有其…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75
  • 百年孤独读书感悟800字

    一个家族的孤独,一个时代的悲痛 一《百年孤独》读后感 这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世界―加勒比海岸的小镇马孔多,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迪亚恩与他的妻子乌尔苏拉为躲避因说错话被杀的普鲁邓希…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34
  • 流浪狗和流浪猫读后感450字

    我喜欢看杨红樱阿姨的《笑猫日记》,也喜欢她的《杨红樱童话》。童话中,我最喜欢的是《流浪狗和流浪猫》。 这本书的内容就像它的标题,讲述的就是一条流浪狗和一只流浪猫的故事。流浪狗叫黄大…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39
  • 和谐・亲情・无价

    和谐是人与人友好相处,比如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和谐相处,亲戚的友爱互助,再者就是无私地帮助素不相识的其他人。当我翻开:“走进和谐的”,读到李学生舍己救人的故事时,读到《手术台上的亲情…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83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500字

    笔记术很多,最重要的是你要开始记笔记。 就如同前言中读者的反响“虽然介绍的方法并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实践以后发现效果很是惊人”,这本书通读下来没有什么新奇的方法,作者的每个建…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1
  •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600字

    爱的距离—读高尔基《》有感 母亲是一名打工者。从早到晚,在外奔波,她觉得她是幸福的,因为有我们,有家。随着学业的负担增大,我和母亲的交集次数渐渐少了,我起床,她还睡着;…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2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