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译文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最近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倚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这就是南辕北辙。
【评析】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注释
1.方北面而持其驾 驾:车 持:驾驭;赶
2.我欲之楚 之:到……去 楚:楚国,在魏国的南面。
3.吾御者善 善:技术好,善于
4.中道而反 中道:半路 反:通“返”,返回
5.头尘不去 去:弹下身上的尘土
6.此数者愈善 数:几个,几样
7.曰:“吾用多 用:资财
8大行:大路
9奚为:为什么
10衣焦:衣裳皱缩不平
11申:通“伸”,伸展
12方北面:正朝北方
13.恃王国之大 恃:依靠,凭借。
14.犹至楚而北行 犹:犹如。
15.举欲信于天下 信:取得信任。
16.“此数者愈善”中的“此”:指示代词“这”,“数”,几;“者”,代词,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76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语文中考文言文练习题

    语文中考文言文练习题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28
  • 《祸福苦乐,一念之差》文言文

    《祸福苦乐,一念之差》文言文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受沉 溺便为若海;一贪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念头稍异境界顿殊, 可不慎哉。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古诗作文

    关于古诗作文集锦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作文9篇,仅…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3
  • 怨诗行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赎。齐度游四方,各系太山录。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当须荡中情,游心恣…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629
  • 形容三月的古诗

      导语:如果把春天比作一位美丽的母亲,三月那油菜花便是一个个娇俏的女孩。她们身着黄衫,美丽势不可挡,如花的笑靥与春的舞濡,是一场抵死的缠绵。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形容三月的古诗,文章希…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2
  • 温庭《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翻译赏析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   门带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属邻家。   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