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①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②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①。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网②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③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混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注】①淫嬖:滥施宠幸。②网:法网。
1.文章中的“高祖”指的是_____________(人名)。(1分)
2.文章第①段中与“枝叶”意思相同的词语是□□。(2分)
3.文章第②段中“异哉所闻”使用了倒装句式,效果是_______________。(2分)
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历代帝王给予功臣不同的礼遇,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成就的功业。
B.历代帝王治国的方略各有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功业。
C.历代帝王各自设立不同的礼仪,最重要的是把成就功业作为目标。
D.历代帝王做事都喜欢标新立异,把成就功业作为统治国家的目的。
5.对于司马迁撰写这篇序文的目的,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介绍历朝历代君王分封功臣的原则和依据。
B.剖析高祖时封侯功臣后代迅速衰亡的原因。
C.告诫功臣世家要遵守法度,切莫骄溢忘本。
D.记录可资借鉴的史实,供后世人推究考证。
6.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法,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刘邦
2.苗裔
3.强调现实与《尚书》、《春秋》记载情况的不同,表现作者对此的惊讶和惋惜
4.B
5.A
6.通过封爵誓词中封国永宁、代代传承的美好期望和现实事与愿违、后裔衰微的对比,引发疑问,为下文分析史实、推究原因作铺垫;以《尚书》、《春秋》中所载夏商周时期受封的侯伯传承千年和汉朝最初被封的侯爵百年间只余五家对比,突出功臣后代不笃仁义、不遵法度的后果。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古时人臣的功绩有五等:依靠仁德安定国家的称“勋”;依靠出谋划策的称“劳”;借助武力的称“功”;明确功劳等级的称“伐”;凭借资历长短的称“阅”。我朝的封爵誓词上讲:“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平的象磨刀石了,你们的封国也会永远安宁,还要把对你们的恩泽延及给后代。”朝廷最初不是不想稳固这些功臣们的根本,但那些枝枝叶叶却渐渐的衰微了。
我读了有关高祖给功臣们的封侯的史料,考察了功臣侯们初次受封及他们后嗣失掉侯位的因由,认为,这真是和我所听到的传闻不一样!《尚书》说:“各个邦国都应协调和睦”,直到夏、商时代,有的邦国竟经历了几千年。周朝分封了八百个诸侯,经幽王、厉王之后,在《春秋》的记载上还能见的到。《尚书》上记载了唐尧、虞舜时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的千余年,仍然保全着自己的地位而屏卫着天子。这难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深信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朝兴起了,受到分封的功臣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安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离散逃亡,可以统计的户口不过原来的十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户不过万户,小的只有五六百户。以后几代,民众们都回归故乡了,户口才日益繁衍起来。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裔有的封户达到了四万,小侯的封户也增加了一倍,财产也象这样不断积累,他们确实富裕厚足了。于是,这些人的子孙骄傲自满了,忘记了自己祖先创业的艰难,干起了荒淫邪恶的勾当。从开始受封到太初时只有百余年的时间,而原来的侯爵保持至今的只剩下五家,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一下子就全完了。这由国家法网渐渐严密的缘故,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小心翼翼地对待当世的禁令啊!
生活在今世,记住古代的道理是要把它当作镜子来对照自己,可不一定今天就与古代完全一样。帝王们完全可以制定不同的利益而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主要还是以成就功业为原则,岂能完全一样?观察功臣侯门为什么受到尊荣恩宠和为什么受到废黜羞辱,也是当今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何必非得古代的传闻!在此,我考察了功臣侯们的始末,把关于他们的文献改列成下表,其中有有些没能完全弄清本末之处。不过,以后如果有人想继续推究和说明其中的道理,这个表还是可以参阅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175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学描写节日的古诗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5
  • 杜牧《秋夕》-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杜牧《秋夕》-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今译]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2
  • 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窦太后

    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窦太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1
  • 欧阳修文集――卷一五一・书简卷八

      【与丁学士〈宝臣,字元珍〉五通】   △一〈皇?四年〉   某启,自闻南方寇梗,思欲附问凶祸。闲居难求的便,虽在哀殒,翘想之心不可道也。元珍学行优深,才当远用。遘此不幸,古人多…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5
  • 苏轼《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书上元夜游   苏 轼 已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4
  • 西江月(立春)

    朝代:宋代 作者:翁元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画阁换粘春帖,宝筝抛学银钩。东风轻滑玉钗流。纤就燕纹莺绣。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双鸳刺罢底尖头。剔雪间寻豆蔻。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5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