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爱丽丝读后感600字

接到陈的任务,写一篇《亲爱的爱丽丝》读后感,刚拿到这本书时有点诧异,因为书的版权页注明是儿童中篇小说,真是有点别样呢(以我们的这个年龄来看这本书)。然而,通篇看完之后感觉立刻不一样了—作者程玮,写的这么自然,这么有可读性,如此吸引人,秉承了教育的初心,质朴而感人,诚大手笔也!

作品主人公一老一少,老的是爱丽丝:一位心地善良、见多识广、知书达理的德国老,让人忍不住觉得这位老实际就是作者本人或者说是她的化身;小的是米兰:一个生活、学习在德国的聪慧的小姑娘。本书通过老少“聊天”,完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的连缀。同时围绕她们的聊天、谈心的内容,讨论儿童成长中难以回避的一些话题;引导孩子学会交流与表达,从容应对成长中的孤独,也为每个苦恼于如何与孩子聊天、沟通、谈心的家长以启发和参考。

作者之妙笔生花,将一老一少的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充满渗透着现代文明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情节和细节,读来真正是兴味盎然。内容涉及面宽广,亦彰显出中外文化和文明的差异。更难能可贵的是丰富多彩、色彩斑斓又不失跌宕的故事演变中,作者极为自然地揉入了哲学、美学、历史、中外民俗等等元素,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知识教育及道德、伦理、现代文明等修养素质的熏陶。这样的教化和感染,不由让人联想起古人“润物细无声”的佳句来。

书中的小米兰和娜塔丽告诉我们,把心情当做礼物,保有一份最朴素的感动,哪怕此时自己像个孩子;爱一个人,就要大声说出来。。。联系到自己,我属于内敛型的人,几乎很少尝试用语言直白的表达感情,而我儿子却是个热烈地情感表达分子:他的甜言蜜语毫无扭捏的感觉,只会让人惊叹他的细心与敏锐。很小的时候,在他的童言稚语里,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些我们渴望而又难以表达的爱意,他却能如此自然地表白于他所热爱的任何人。因为爱,大声说出来,那一种辛福感不言而喻。

在中德分别生活工作了近30年的程玮老师,是中西文化融合得最好的,也是最好的与孩子们聊两种文化观念碰撞的“爱丽丝”。 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平常但又实际、充满魔力的方式,也是代表了一种教育方式和态度的词汇――聊天。聚焦于孩子的表达,从而进行彼此心灵之间的交流。

书中的爱丽丝是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希望遇到的知音、引路人。她温和、耐心、智慧、博学,在书中,她与米兰那些由浅入深、渐入佳境的聊天,对米兰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作为家长得好好的检讨自己,有没有静下心来陪孩子聊天,又有多少次嫌烦嫌累而把孩子想与自己的交流拒之门外!

希望我们的家长从此刻起养成陪蜗牛散步的耐心,给孩子以足够的成长空间,不急于求成、少些急功近利,静下心来和孩子好好地聊聊天、谈谈心。因为每个孩子的人生都需要一个爱丽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983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解读明朝的历史——《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解读明朝的历史——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万历十五年》、《中国近代史》是两本历史书,前者讲明朝万历年间历史,后者讲清末历史。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前一阵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2
  • 《三角地》读后感800字

    希望之光 ――读《三角地》有感 希望是生命中的瑰丽朝霞,我们应当在希望中生活,并在希望中奋进,去开拓我们的人生之路! 近日,我读了曹文轩《少年王》中的《三角地》之后,深受感触。主人…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60
  • 读《东施效颦》有感200字

    寓言,是用简短的小故事来为我们指引一个大道理。今天,我就明白了“东施效颦”的意思。 它讲述的是:在越国,有一位叫西施的美女。一天,她的老毛病心口痛又犯了,她就捂胸皱眉,美极了。同村…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58
  • 《汪曾祺集:菰蒲深处》读后感_1000字

    《汪曾祺集:菰蒲深处》读后感1000字 没有情之一字的人,又与禽兽何异。 这本书里面大部分篇目我在此前都已然看过,只是那时没注意作者是谁。今天读完这本书,有种恍如隔世的沧桑之感。 …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13
  • 心如茶花、高洁纯真——读《茶花女》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于1848年发表的一篇长篇小说,很快便闻名于世,四年后又改变成为剧本,在戏剧界也引起…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2
  • 《英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600字

    读《英国博物馆之旅》,开启一段云旅行 “不要用闪光灯拍照,会损坏展品的!”“不能离展品太近。”“不要用手去摸展品!”在博物馆里,我相信你们都 听过这些话,不能拍照,不能近距离的看,…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