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的30岁: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写给我的30岁: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文/牧鸯
30岁是一个暧昧的年纪,记得以前看《咱们结婚吧》,杨桃说过一句话:北京的九月最美,因为白天像八月晚上像十月,就像三十岁的女人,既有二十岁的脸蛋又有四十岁女人的智慧。
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就是今天,是我的30岁生日,我是一个大龄未婚的单身女青年。
很多人对于我的年龄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无数人猜测过,或直截了当地问过,我都不想回答。总是盯着一个女人的年龄干什么,你又不和我谈婚论嫁。我交朋友从来都是交心,不问年龄和出处,就算爱情来了,年龄在我这里也没有防线。
我不喜他人总问我年龄的事,我喜欢在谈天中恰到好处的情境下,呼之欲出,是顺其自然的表达,到了该说的时候我会主动说。
rensheng30
我30岁之前的人生,是活得漂亮的。我爬过最高的山,喝过最烈的酒,爱过最帅的人,交过最好的朋友,当过随季风迁徙的候鸟,看过一季接一季的花开,听过一声紧一声的浪涛。
这30年来,我没有虐待过自己,我一直和这个世界称兄道弟,我理解所有循规蹈矩和荒腔走板,一切汲汲营营和独辟蹊径。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活法,做了自己喜欢的事。这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就是放养式的,从来不操心我的事,随我自己做主和折腾。
也有许多同龄的人在这个年龄会有危机感,承认自己有些老,没有90后的青春和张扬,没有激情和活力,有的只是被浮躁的社会携裹着奔跑和疲惫不堪的心,有些人面对不想要的生活,也认命了。但我没有。
人从出生就开始被教育需要很多,要去竞争,要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可是这么多年,当我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生活时,其实人真正需要的很少,不过是活着,创造自己的规范,按自己的方式运转。
我从小就倔强,一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岁月里打磨。虽然梦想没实现,事业没起色,没嫁人,没生子,按照世俗标准来衡量,我好像过得很差劲。但我没有自卑感。
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我曾受过苦难,也仿徨失措过,走过一段艰辛的岁月,可我不曾迷失。我有过励志的故事,也有过苦难的故事,只不过我不想说。
我从小就是留守儿童,6岁开始带着妹妹独自生活,没有人照顾我们。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尤其是母亲,家里最困难的那几年,为了帮做生意亏掉全部家产的父亲还债,母亲连续四年没回过家,因为舍不得路费。父亲痛定思痛,开始努力,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也出去工作了。
我和妹妹像两根长在沙漠的荒草一样,无人问津,倔强地向地下扎根,向阳生长,没有人管我们,可我们终归是要管自己的。年少时,我虽不知道要走什么样的路,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我清楚知道,什么事情是我不喜欢做,也不愿做和不想做的。
父母在外的日子,我和妹妹在家抱团取暖,互相安慰。印象深刻的一次,春节父母没有回来,看着别人家打年货,准备年夜饭,热热闹闹,而我家冷冷清清,只有我和妹妹两个人,家徒四壁也没有钱准备那些,过年吃的也不过是红薯。
我们要节衣缩食攒来年的学费,最重要的,父亲欠着一大笔信用社的钱,还有高额利息,每天都在利滚利,要尽快攒钱还清。
我和妹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怕邻居问我们,父母什么时候回来,还怕没有憋住,在他人面前哭。妹妹躲在门缝里,偷望别人家吃团圆饭,眼泪悄悄滑过脸颊。
年幼时,谁不渴望被爱,被呵护?可我清楚知道,家里条件不允许。所以,我们不能哭,不能闹,要乖乖地听话和懂事,要学会替父母分担,不能给他们增加压力。
年幼的我承受了太多同龄人没有承受过的苦难。最艰难的一段日子,父母将所有钱还债了,迟了好几天没有给我们寄生活费。家里已经断粮,我和妹妹再也不好意思去左邻右舍借,因为已经借过多次,还没有还。
我也不敢告诉父母真实情况,只能和妹妹强撑。我都不太记得,我们怎么挺过来的,就那么饿着肚子,饿得天昏地转。我深深知道饿着肚子不停喝凉水的滋味,肚子鼓鼓的,又饿又胀。
可终究,这些日子还是过去了。一家人挺过那段艰难的岁月,终于摆脱了贫穷。母亲用她的努力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只要勤奋肯做,积极向上,一家人团结一心,生活不会亏待我们的。当债务还清的那一天,真的算得上扬眉吐气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1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让自己坚强起来

      让自己坚强起来   引导语: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相对公平的。在一个天平秤上,你得到的越多,也必须比别人承受得更多。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坚强,读懂下面15句话,让你坚强起来…

    2022年5月27日
    204
  • 找到下一个说是的人

      一个叫辛迪的美国家庭主妇,某一天突发奇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3年内购买一栋六百多平米的房子。对一个家庭主妇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不大可能实现的规划。辛迪决定写一本畅销书,卖到10…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1
  • 命运不可选择

       当那个半截人移到我对面的腕力赛专用桌下时,我吃惊得半天合不拢嘴。    这是一个肢残的中年妇女,敦实的上身像厚厚的一堵墙壁。黝黑的“国”字脸、齐耳的短…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3
  • 励志故事: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文/陈亦权
      
      2011年,对于今年57岁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纽约市将一条新建马路命名为“马友友路(Yo-YoMaWay)”,总统奥巴马还亲自为他戴上了象征着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马友友的父母都是毕业留美的华人,在华而街做经济研究员。从马友友一出生,父母就为马友友设计好了人生路线:做一位出色的经济人!马友友还没有学会讲话,他们就已经开始教认数字,所以马友友最先学会说的话并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一二三……”,两岁时,他的父母就开始教他算术。马友友在一种受命式的努力中,机械地过完了自己的童年。读小学的时候,马友友是学校的“数学之星”,在许多数学竞赛中夺了大奖,马友友的父母、老师和同学都为他而开心,但马友友自己却觉得,这丝毫没有乐趣可言。
      
      有一个傍晚,天色不太好,马友友在放学路上怕被雨淋,就从一条非常偏静的小路上往家里跑,在一幢老房子院子外面,他听到了一种极为美妙的音乐,那流水一般优美的旋律很快吸引住了马友友。他停住脚步往院子里面看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拉大提琴,那位老人拉提琴的神情无比陶醉,身体随着音乐而轻轻晃动,眼前的画面不禁让马友友轻叹了一声:“如果我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该多好啊!”就在这一瞬间,马友友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不是数学,而是音乐!
      
      没多久,那位老人发现了马友友,他走过来把马友友请进了院子,在演奏了许多美妙的曲子之后,还为马友友讲了许多关于音乐的动人故事,这一切,都使马友友完全迷恋上了音乐。那时候的美国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补习班、兴趣班,而马友友的父母则把马友友放在了一个数学培训班里,可是马友友兴趣并不在这里,他时常“逃学”,溜到老人那里去听音乐,学拉大提琴。结果不难想像,他的数学成绩在下降,很快,他的父母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把马友友叫到身边来说:“以前的事情,只要你改正就行了,以后,你一定要用心学好数学!”
      
      “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数学?”马友友反抗说,“我并不喜欢数学!”
      
      “你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和我们一样做一位出色的经济师,甚至可以比我们更出色,成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马友友的父母告诉他说。
      
      “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们走同一条路呢?我觉得音乐是最能让我开心的东西,而且我认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更好,那样我会更开心!”马友友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要自己来把握方向,绝不能让他人来操纵,哪怕是父母。
      
      从那以后,马友友就经常去那位老人那里学习音乐,不久后,他的父母终于被他的打动了,替他在一个音乐培训班里报了名。任何人一旦做起真正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进步都是特别快的,到中学毕业的时候,马友友就在曼哈顿得了全市学生音乐会的一等奖,并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也就在这些时候,他的音乐名声逐渐大了起来,许多重要的交响乐团以及包括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在内的音乐大师都向他发来邀请,与他一起演奏和表演。
      
      在之后的多年里,马友友在音乐路上探索不断、一路向前,多次受到白宫邀请演奏音乐,而且还多次获得“唐大卫奖”和“格莱美奖”,成了一位名震国际的音乐大师!2006年,马友友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2011年2月15日,马友友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股神”一起,接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新自颁发并戴上的象征着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当晚,戴上总统自由勋章后的马友友无比感慨地说:“自己的人生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们自己,行走在自己铺设的人生轨迹上,一定是最开心最能取得成就的!”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5K
  • 换个方向,你还能够获得意外的收获

      “皮尔·卡丹”这个名字,大家非常熟悉,它总是与漂亮的时装业联系在一起。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名字叫“皮尔·卡丹&r…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8
  • 高三冲刺高考励志演讲

    在这清风送爽,艳阳高照、万物萌生的日子里,你意奋发,我心飞扬的激动时刻。我们不禁感慨时光如出弦之箭,随风而逝;岁月像东流之水,不再回还。不知不觉间,高考已将至眼前;无声无息中,命运…

    2022年5月26日
    1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