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离职的主动权,让自己的职场未来更科学

每一个职场上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同时找到这样的工作后,也希望能够长期的在一个地方能够稳定下来,并得到长久的发展。但很多时候常常是事与愿违,当我们在一个单位呆上三年五年甚至是更长时间,我们会慢慢发现单位并不是我们之前想象的单位了。这个时候要提醒你注意了,你需要重新来审视自己的定位和以后的职场规划。

掌握离职的主动权,让自己的职场未来更科学

计划着从单位离职,有两个方式,一个就是主动离职,一个就是被动离职。

主动离职的原因则是比较多了,有觉得工资低了,有想看看有不有更高的职位,有想就是想换一家公司等等。这里就说到,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该离开自己的工作单位了。其实也不难判断,如果自己所在单位给员工的工资水准明显比别的公司低,而且,通过自己的了解,出去以后,完全可以得到一份工资高不少的工作,并且单位也短时间内解决不了工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觉得自己更需要一份高工资的岗位的时候,其实是可以考虑离职的。

不能再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工作中自身能力下降也是促成离职的关键原因。你将自己所在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全部可以熟悉的掌握了,同时公司也没有对你进行转岗的意思,单位给予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或平台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没有的,你在个人能力上面没有明显的提升,相反感觉自身的能力在下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且时间较长了,你应该考虑换地方了。

一般在一个公司,三到四年时间,职位是应该有一个调整的。就是你做了三年的主管,那么,做了三年,或者四年,就应该差不多可以调到副经理了。如果做了五年,还是没有调整,其实这个时候是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自己的,这个时候离职,对自己也比较有利,再久其实就不好了。当然,如果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觉得这样的状态也挺好,当然就不必考虑。

除了上述关于工资职位以及个人能力提升方面,公司的营收情况也是影响离职的关键原因。公司在不断萎缩且没有找到突破的方向。盈利能力在下降业绩在下滑,同时单位决策层或老板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单位后面就很危险,很可能是哪一天老板就突破宣传破产了,甚至是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也是正常了。单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主动离职都是因为自己在本岗位或者本单位无法在突破自己了。

被动离职则相对简单,一个就是被公司干掉了不得不离开。或者说,公司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让自己离职,所以,这样的情况下,越早走其实越好。当然,有的人想让公司主动开掉,拿补偿走人,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看个人价值取向了。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其实,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比较清晰的规划,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年龄,都是需要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46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让年轻人受益匪浅的职场故事

    (1)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狂逃,差点儿连裤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两人上气不接下气,瘫倒在地上。 良久,惊魂稍定,徒弟说:“师父啊师父,…

    职场 2020年2月14日
    820
  • 永远别得罪这三种人,宁可忍气吞声

    01 人生在世,总得与旁人打交道,但并不是每一次人际交往,都能圆满收场。 遇上三观不同者,话不投机者,徇私偏向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很多时候你不得不与其争辩,甚至是翻脸。 …

    2022年5月17日
    248
  • 实习期尽打杂,该不该离开?

    网友“queenzsl ”求助:    我是3月底来到新公司的,不是人力资源专业,觉得新公司有实习机会可以让我接触人事的工作就申请加入,可是上班报到之…

    2022年5月30日
    143
  • 当遇到公司不给开离职证明的情况

    我们从上一家公司离职,正常情况下公司都会出具一份离职证明,证明双方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这是《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但是,很多人由于缺乏经验和法律常识,往往对…

    职场 2022年5月17日
    428
  • 职场人最伤耳朵七种打电话方式

        1、私密电话“躲到墙角悄悄说”   对于涉及私密内容的电话,不少人喜欢躲到建筑物的角落接听。而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角落的信号覆盖比较差,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机的辐射功率增大…

    2022年5月23日
    167
  • 职业规划:我要飞得更高

     缘起   “不知道是先考研,还是先工作,就怕工作之后想再深造就难了。”   “转眼就大三了,谈了一场恋爱,分手了。感觉三年来好像没学到什么,想到未来觉得可怕,不知道该怎…

    2022年5月27日
    1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