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全鉴(典藏版)》读后感1300字
读《淮南子全鉴》有感而发:《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淮南子全鉴》在原典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白话翻译,便于广大读者轻松阅读。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为西汉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其主持下编著。成书年代大约在景、武之间。刘安(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汉文帝十六年袭父爵为淮南王。善属文辞,才思敏捷。吴楚七国反,曾谋响应,不果。汉武帝即位,刘安暗整武备,欲反,未发而败,自杀。
《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载内21篇,外33篇,今只流传内21篇。全书博奥深宏,融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炉,为先秦诸子之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汉代学者对汉以前古代文化一次最大规模的汇集。该书对宇宙的构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天文历数、礼法制度、社会伦理、医药养生等方面均有论述,并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话传说,如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而且中国许多传统神话故事均因此书而得以流传,也正因为如此,它又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宝典,更是继《吕氏春秋》以来最杰出的一部杂家著作。
东汉高诱说“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通篇以“道”为主题,既讲自然之道,也讲治世之道,提出了“漠然无为而无不为”,“漠然无治而无不治”的政治理想,可以看出该书其主流思想与道家学说非常相近。在最后一篇《要略》中,概括全书以阐明宗旨,“言道”与“言事”,即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与考究社会历史变化规律,此外,还综述了各家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学价值。
《淮南子》属集体创作,由于是采百家之长融会贯通而成,故内容显得有些庞杂,近乎一部“先汉学术史”,但它也并非是凭虚蹈空,而是处处紧扣现实,并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文风新异瑰奇,繁富有序。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周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
通读《淮南子》,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古老中华文明的智慧和力量,更是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依然魅力不减的勃勃生机。我们坚信,这种智慧、这种生机,会随着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古老经典一起,代代传承下去。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在原著基础上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内容,由此最大限度地保存原著内容的精华部分,并对其进行生动的解译。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一定能让你更好地感悟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