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咪》读后感1100字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是细腻的,小孩子尤其会喜欢,当然大人们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也会对这些漫画爱不释手。而漫画配着杂记文字之后,又增添了许多孩子们无法理解的经历和道理,有时连大人们也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呀,这真是丰子恺先生的厉害之处。
《阿咪》这本书虽署名丰子恺,可我了解到先生生前却没有集结出版过,这该是最近编书的人收集了丰子恺先生众多与猫有关的文章和漫画,并以同名散文为书名出版的。书里收录三篇与猫有关的杂文,绝大部分是漫画墨彩,哪怕猫并不是主角,却陪伴着画中的人青春白发,闲中作乐,聚合离散。因是创作时间、风格或有不同,细看似乎更有人生匆匆之感,却又确有所依,十分惬意,很有意思。
书中主人提到自己“并不喜欢真猫,不过是在画中喜欢画猫而已;喜欢猫的,倒是我的女孩子们”,并因此对读者“你一只我一只”送来的猫尽数收养。“客人偶然来访,看见这许多猫围着炭火炉睡觉,洗脸,捉尾巴,厮打,互相舐面孔,都说:好玩!有趣!”收养阿咪之后,“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甚至主人在见贵客时,偶见猫爬上贵客头,“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我以主人的口气呵斥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坐得舒服”。“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一步”。
这些生活中的边角花絮着实能带动读者情绪,毕竟每个人或多或少与猫狗都有接触并总能增些趣味。书中收录百余幅漫画作品,按各自主题略做编排,读者更能通过直观的漫画感受当中的场景,看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画中人似乎也随时可以变成自己,并不像文学作品那般需要细细揣摩,顿生困倦。
作者自言为猫写文章,“并不益于世道人心”,虽有所感却也不敢轻易提笔。后来一只接着一只终老或短命之后,友人送来阿咪,情感复萌,不可遏制,“率尔命笔,也顾不得世道人心了”。在我看来,为猫写文,原来也并不奢求有何实用之处,也不该被贬为俗靡之言。怪就怪养过猫的人,与猫发生过太多有趣而又难忘的故事,哪怕是让人厌烦的偷吃、屙屎等等“贪污”之事,每每想来,与 人何异?反而在人与猫互动之间,早已构成一个小天地,人情世故在里面,回味也必将是滋味繁生。
近来在读夏目漱石的一本名著——《我是猫》(于雷译本),书中将一只猫拟人化,并将所遇到的人和事一一诉说,对这些人和事也能发表较深刻独到的见解,语言幽默风趣,不失为一篇洞察人世、寓意反讽的佳作。当然,由于夏目漱石是将猫做小说主人翁,是与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猫是有本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