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400字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个很谦卑的人,在我看来他的工作和研究是为全人类的生存和更好的发展在做贡献。
他主张人们通过加强社会合作来建立个体和周围世界的联系。这种联系越紧密,个体的发展就会越健康,人格也就愈发的健全完整。
阿德勒把人类个体的问题分为三类:社交,职业,两性。而这三类问题又包括在社会合作的问题中。他提出:只有人类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合作,他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与朋友交往需要合作,这样我们才能信任彼此产生真挚的友谊;工作中与同事合作,产生默契,工作才会顺利进行,惠泽大家,产生巨大的价值;恋爱与婚姻中和伴侣合作,彼此都爱对方胜过爱自己,这样才是平等的爱,才是真爱,也唯有如此才能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样伴侣之间既是朋友又是情人,这才是完整的爱情。
对于教育他也是孜孜不倦,对我们循循善诱。他主张学校让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和学校老师合作。当这二者合作的时候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当有孩子出现状况时,老师就能及时的发现并立刻反馈给心理专家,专家就能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这就为孩子的未来排除了许多隐患,为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还主张家长能多学习个体心理学知识,为孩子的家庭教育营造环境。他尤为看重家庭教育,他认为个体的成长和父母的行为密切相关。由此看来,阿德勒也是一位经验主义者。经验主义者极力反对遗传影响心理的说法,他们认为人生来心理就是一张白纸,后面的成长过程就是周围的环境影响和身边的人在这张白纸上进行图画。
阿德勒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父母和学校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肩负着最大的责任。但阿德勒又表明这并不能决定未来成为一个好人或者坏人,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认为所有已被发现的心理问题都有其解决之道,如果还未解决那就再等等吧。
除了以上赘述之外他还解释了罪犯的成因,告诉我们罪犯并不是天生就是罪犯,有的人犯罪是因为他们不同于常人的对世界的观察角度和扭曲的思维方式。不同于神经症导致的犯罪,那些正常人犯罪往往是因为他的思路不对。比如那些散播恐惧的恐怖分子。他们喊着打破旧制度,创造新世界的旗号去制造恐怖袭击,以此来获取人们对他们思想的关注。这种思路在逻辑上是说的通的。但是却超出了道德允许的范畴。作者并不歧视任何一个罪犯,他认为任何罪犯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有些人也愿意改过自新,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顶着骂名。有的人犯罪从心理上来说也只是因为早期失败的记忆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教育者的错,养育者的错。他们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合理的帮助,导致他们误入歧途。他提出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先天的脑障碍就能通过教育手段背教化成一个对他人,对人类发展和对社会有益的人。
一个人的成长。简而言之。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影响。这就要求父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在孩子面前,父母不应该表现的太亲昵;若只有一个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的注意力平均到父亲和母亲的身上,孩子的注意力不应该倾向一个人;这就要求家庭之中人人应该是平等的地位,不存在一家之主,不存在家庭的中心之人;不要溺爱孩子,这将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要让孩子依赖父母任何一方,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但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水到渠成即可;父母更不能想着让孩子多靠近自己一点,尤其是母亲,要多想着让孩子多靠近对方,要彼此建立默契……等等。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就应是如此,这样的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样即是为社会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