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笑小说(2018版)》读后感1900字
《怪笑小说》
看过不少东野圭吾的长篇推理小说,这种短篇比较少读,不过每一篇都是精品,让人深受启发。《怪笑小说》里有九篇,大概说一下我对我一篇的观后感。
《郁积电车》讲的是我们日常搭电车的场景,电车在我们这边比较少,应该是像公车这样的。在坐车的时候,我也会像作者一样,不断揣测车里每个人的职业,每个人的心思,只不过东野把所有负面的现象都极端化了。色狼现象在新闻里看过比较多,在现实生活里可能也有,但是还没看过那么堂而皇之的。让座问题倒是非常符合现实,好不容易上车抢到了座位,作为辛苦上了一天班的人来说根本不想挪动,于是就会装睡。但是如果真的遇到老人或者孕妇上车,大家就会下意识就把目光对准那些坐着的人,在这么多眼光的审判下,只有真正脸皮厚到家的人才能一直坚持不挪动屁股吧。至于女性仗着自己有身孕,或者带孩子而让别人让座这种现象,来批评女性的不独立厚脸皮,这是有失公允的,带孩子本来就难,这点在公车的座位设置就可以看出,给老人,孕妇,儿童还有残疾人让座。整篇看完觉得人与人之间真的得将心比心,要不然彼此怨怼,也是损人不利己。
《追星阿婆》讲一个阿婆在一次偶然参加一个明星的演唱会,自此粉上了他,为他付出自己所有的金钱还有精力,最后却在去他见面会的路上被他的车撞了,惊人的妆容把明星给吓尿了的故事。追星,我并不陌生,只不过追到那么极端的程度,我还没有试过。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还是这个阿婆离这个明星太近了。无论这个明星开哪个演唱会,她都能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因为加入后援团,还能在后台见到本人,这才会朝思暮想。要是像我连鹿晗的杂志都抢不到,更别提演唱会门票,大概就不会辣么疯狂,只会叹息了。
《一彻老爸》很容易让人想起《摔跤吧,爸爸》,都是父亲把自己的职业愿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让子女按照自己安排去成长。这种现象无可厚非,毕竟大家都会有,自己做不到,自己的子女一定可以在自己的培养下实现自己理想这种想法。只不过,在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进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子女的内心世界。子女是活的生命,不是可以任人操纵的傀儡。如果只考虑到自己,大概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子女吧。
《逆转同学会》给我的印象也是很逆转的。刚开始是觉得,物是人非啊,学生都已经去社会混,不再像以前那么天真可爱活泼啦,只有留在学校做老师还能保持那种初心。结果看了东野的后记,发现是因为他很讨厌教师,讨厌他们把学生当做走卒或者手下。他认为学生毕业了,学校就应该把他当成有职业的社会人士带对待,而不是一直叽叽歪歪地谈他们当年的糗事儿。我觉得尊重是双方的,教师的确不应该把教过学生就当成什么大恩,要求学生无偿做事,毕竟学生也是交了学费的,说得直白点,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互不相欠。如果学生愿意为了情分帮学校做事,学校也应该表现出感激之情而不是理所当然。而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时候也应该照顾到老师的面子,老师爱回忆当年,就和老师一块儿回忆好了,老师教过那么多的学生,最后能带走的也就是这些回忆了。希望以后自己能做个关心学生的好老师吧~
《超狸理论》让我觉得真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原来只要自己对一件事坚信不疑,就会抓住所有相关的,哪怕只有一丝联系的东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说到最后不只自己相信,让别人都开始相信了。看到一些学术论文也有这种feel,再牵强也无所谓,只要能用上就行。╮(╯▽╰)╭这种学术研究的氛围,已经能和宗教靠边了,无中生有,还坚定不移~
《无人岛大相扑转播》,可能像《出彩中国人》里,每份人,只要真正喜爱某样东西,都会有常人所没有的技能吧~
《尸台社区》,真的是把想象力发挥再发挥,为了不让自己小区的房价下跌,两个小区把一具尸体扔来扔去,扔到最后变成一种传统,把足球放在对方小区就算赢。通常来说,一个人一生中最大一笔购物就是买房,每个人打从心底觉得一定不能失败,筹集资金的过程漫长而煎熬,巨大的压力让人患得患失,成为真正的房奴,闻房价丧胆。
《献给某位老爷爷的线香》,是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一位老人在医生的帮助下返老还童又变老的过程的故事。人生是一张单程票,一个人从二十岁就开始衰老,无法避免,无可挽回。趁你喜欢的人还活着,努力去爱吧~感恩身体能活动的每一天~
《动物家庭》是一个失败的家庭案例,家里的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爸爸出轨,妈妈出轨,哥哥要跑车,姐姐也要钱,奶奶倚老卖老,扮无辜可怜,最后被欺压的弟弟终于爆发,想要杀了所有的人。这样的家根本就不是家,是地狱。家,应该是倾注自己最多爱的地方,有再多的矛盾,家人之间,也要相互扶持走下去。
还没真正踏进社会,小说里的一些内涵我或许还没发现,当我真正能感悟的那天,希望我的这份初心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