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8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800字

一部可以媲美《白夜行》 的长篇小说,甚至书中的故事多少还能看到一些《白夜行》的影子,但在这部书中深刻探讨的却是另一个社会层面的深刻问题,即“罪”与“罚”的相互关系。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如果“死刑”成为了罪恶的救赎之地,那“死刑”惩罚的目的又何在?有人曾说“死刑”对于“死囚”来说就是一个虚无的十字架,因为在死亡面前“解脱”大于“忏悔”。但对受害者家属(遗族)来说,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希望最犯一背到底,因为无论凶手后悔与否,逝去的生命都无法再复活,遗族的心灵需要在以后长久注定的孤独中得到些许慰籍。
李世民曾说:“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必宽简。”于是在唐朝便建立起了著名的“三司推事、九卿议刑”的死刑复核制度,为的就是慎用死刑,以达“几致刑措”的目的。盛世唐朝也几乎达到了刑法搁置的目的,这不得不说是对“死刑”慎用的一大好处。在蒋勋《孤独六讲》的“暴力孤独”中也曾指出“死刑”是法律层面的暴力,是另一种“以暴制暴”的手段。所以现如今,更多的人呼吁取消死刑,中国更是计划在50年内完全取消死刑,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彰显对死刑的慎重就是对生命和人权的尊重。
但就个体而言,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心理承受方面来看,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接受杀人凶手逃脱“死刑”的惩罚。正所谓“一命偿一命”,这是对遗族心灵上最大的慰籍,即使之后他们依旧无法摆脱心灵上的痛苦,但起码在今后长久的悲痛中,他们可以得到一次短暂的“心灵休憩”,我想这应该也是对人权的一种尊重。
虚无的十字架若背在无心之人身上则轻如鸿毛,若背在有心之人身上则重于泰山。关键就在于人能否正视到自己罪的灵魂,而不断的去净化,去救赎,这才是“罚”的目的。
我无心为“死刑”辩护,只因为在这样的刑罚面前,每个生命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罪与罚,死或生,无定论,在人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6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昆虫记》有感700字

    【第1篇】 一个用一生参悟昆虫世界的人;一个用一生与昆虫交流的人;一个用一生为昆虫而战的人,耗尽毕生心血著就了文学乃至学的不朽著作――《昆虫记》,这个人就是法布尔。 这部书详述了中…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77
  • 《脊梁――女儿眼中的罗阳》读后感800字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题记  里,我读了长…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82
  • 《非常小公主之快乐的大脚丫》读后感

    《非常小公主之快乐的大脚丫》读后感 这本书讲的是:梅塔生来就长着一双大脚,所以,她的很苦恼,问了许多医生,医生都说要么动手术,要么像古代一样,把脚尖伸到脚心,再用白纱布把脚包裹起来…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16
  • 《就想开间自己的小店》读后感_2000字

    《就想开间自己的小店》读后感2000字 你要相信,总有人过着你想过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便是这个。 人有悲欢离合,这本书里的每个人的故事也是如此。求职、就业、辞职、创业、生活…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93
  • 《主题阅读训练》读后感300字

    我读了《主题阅读训练》后收获很多。特别是其中的《箭射羽毛》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中说凯撒大帝帐下有一位年轻的将军,他不读兵书,不研究战法,但总是牢骚满腹地说凯撒大帝不…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109
  • 《论语》读后感作文600字

    《论语》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人…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