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知乎周刊Plus VOL.012)》读后感700字
一想到互联网背后可能有无数只眼睛盯着,后背就有阵阵阴风飘过。本书从各个方面教我们怎样在网络时代保护自己的隐私,如果你不想裸奔,那么这本书值得一看。
搜索引擎
建议使用 Chrome 或 Firefox 浏览器,启用浏览器 DNT(Do Not Track)功能。例如 Chrome 的设置在:设置-高级设置-随浏览流量一起发送「不跟踪」请求。定时清空以前的浏览历史纪录,敏感信息浏览一定以「隐身模式」浏览,如无必要,不必登录帐号到搜索引擎里。
网站
作为用户,平常留意一下哪些页面是使用 HTTPS 的,输入密码前确认一下地址栏:域名是否正确?是否是「https://」开头,带有小锁的图标?注意将常用的网银登录页面加入浏览器收藏夹。
密码
可以用1Password 或 SafeInCloud 管理密码。不要用 LastPass 。或者自创一个密码系统,可以参照咚咚锵《密码算法应具备发条件》里分享的链接。注意永远不要把论坛、电子邮箱和银行帐户设置成同一个密码
WiFi
陈鑫杰在《个人 Wi-Fi 安全防御法则》里分享了很多方法,普通人最常用的一点是,平时把手机WiFi自动连接关掉,以免连到恶意WiFi导致信息泄露。
APP
正规途径下载软件,开启两步验证功能,同时用手机 App 应用而不是短信来产生一次性随机密码。目前支持两步验证的主要软件包括:Google(Gmail)、Hotmail、Dropbox、Amazon、LastPass、Apple、Facebook、Twitter、Evernote、Github、WordPress、Linode 等,这样,即使黑客通过其他手段获取了用户的密码,因为没有手机随机密码,依旧无法登录用户的帐户。
哦,对了,各位在公司上班的童鞋们,没事不要用公司的网络说公司的坏话,很多大公司网络都是有网络监控的,别以为QQ微信有密码就有恃无恐,据说有的公司变态到每隔几分钟就自动截屏。如果实在忍不住就用自己的流量和别人吐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