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读后感_1100字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读后感1100字

  • 你是天真派还是感伤派?

天真,更像是一种天赋。天赐的艺术感,随手一挥,自成一派。

感伤,反思派。全靠后天的努力,注重搞清原委,讲究熟能生巧。

我喜欢你既是天真又是感伤的。

  • 在虚构的世界里寻找真实,真的是脑子有病?

做梦的时候,我能们以为梦境是真实的。这就是梦的定义。阅读小说时,我们同样以为小说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也明白这种想法纯属虚妄。这种悖论源自小说的属性。我们在此强调指出,小说艺术依赖于我们可以同时相信两种矛盾状态的能力。

  • 这一切真的都在你身上发生过吗?

“编造故事无疑是最骇人听闻的罪过,”笛福写道,“那是一种会在心灵中豁开大洞的撒谎行径,而后说谎的习惯就会渐渐乘虚而入。”

笛福还说:“没有人曾经更多体尝莫测的命运,我十三次发财致富而又沦落赤贫。”

依照这个逻辑,笛福即鲁宾逊本人?小说全是自传体?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的人根本不配写小说?

显然,太过于标榜作品的真实性,笛福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而杜拉斯巧妙地避开了这个坑:“那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可是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就是写进一本书的东西,因为它不可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

  • 人物的性格特征不会变吗?

有些反思―感伤派读者还没翻过几本书,就爱依样画葫芦,提起小说就要强调三要素。他们尤其爱对典型人物的性格加以概括,以显其能。对作者塑造的“典型人物”不典型大发脾气,并对人物性格前后出入大加诟病,仿佛人的性格全该是固定不变的一样。

自然,这也得看作者水平。有些作者塑造的人物的确是实随意,一昧地套上“应该有的情节”然后告诉读者,这些事情导致了角色人物性格大变,说得通啊。这种强行“媚俗”套给读者的“理所当然”,初期或许还会给读者共鸣式的抚慰,等读者见识多了,剩下的就只是吐槽了。

好的作家,塑造出的典型人物典型而不失人性(不反常识),即使是塑造出了谵妄的人物也觉得他歇斯底里得可爱,怎么说呢,所有的情节和词语不是简单堆砌,而是环环钩连,教读者读着不觉得出戏。

  • 你在追逐小说的中心吗?

小说的中心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深沉观点或洞见,一个深藏不露的神秘节点,无论它是真实的还是想像的。小说家写作是为了探查这个所在,发现其各种隐含的意义,我们知道小说读者也怀着同样的精神。

博尔赫斯提醒我们,真实的主题和中心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故事一页接一页进展下去,直到它展示了宇宙的各种尺度。”

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及其中心之间的距离显示了小说的精彩和深度。

中心位置的模糊绝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这是我们读者需要的一种属性,因为如果中心过于明显,光线过于强烈,小说的意义将直接被揭示出来,阅读行为就成了单调的重复。

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我喜欢『同步』,而不是单纯概括一本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7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少年哥伦布》读书笔记500字

    这是一本既好玩,又有趣的一本自然科普书,这是一本关于自然的书,这本书记述了许多的知识,让我明白了自然是多么的美好,但人们一直去破坏它,这本书一再强调,让我们了解,让我们知道对于人类…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168
  • 《不一样的卡梅拉》之《我想去看海》读后感200字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卡梅拉海边的故事。卡梅拉讨厌鸡舍里的平凡生活,觉得每天下蛋毫无意义。因为听好佩罗讲了很多的故事,所以她非常想去看海,但是不同意她的想法。于是她就在当天晚上自己一个 …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151
  • 读《长歌行》有感600字

    里,我和一起背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汉乐府《长歌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早晨,园中青青的葵菜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等到太阳出来后,那些小露珠…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52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800字

    在刚从的手里借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这本书和作者并不了解。刚开始仅仅是书壳的粉红色包装与精美的图案吸引了我,但当我翻开书阅读其简介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有哪里不不同寻常。 通过对序言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53
  •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悟400字

    【第1篇】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中国有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确,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涌现了以王二小、张嘎、海娃等为代表的少年英雄。当阅读完《小英雄雨来》这本书,浓浓的敬佩之情油然而…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72
  • 《我所了解的动物》读后感800字

    永不停蹄的野马――《我所了解的》读后感 暑期,我读了沈石溪主编的《我所了解的动物》,感触颇深。尤其是那匹永不停蹄的野马,在我心里久久地奔跑着。 那匹英姿飒爽、近乎完美的、黑色的骏马…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