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读后感_2400字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读后感2400字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这帮助美国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有利于促进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据摩根士丹利统计, 1996~200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2291.8亿美元,而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让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并使美国制造商降低成本,帮助美国控制通货膨胀。
虽然中国对美国有很大的贸易顺差,但大部分利润却被美国企业获得。
值得说明的是,中国获得的利润也不完全属于中国,因为中国企业大部分属于再加工类型,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出口国的一个过渡性的组装“中心”或“渠道”,中国与美国、欧盟的经常账户盈余也反映了与亚洲其他经济体的间接盈余。换句话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赤字,事实上也是美国与东亚的贸易赤字。
美国的先进技术与中国落后的生产水平相对接的时候,就出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环境污染在中国,资源消耗在中国,拿着低廉工资辛苦劳作的是中国人,而绝大部分利润却被美国人拿走。
如果把高科技比喻为一条绳索,那么,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就掌控着这条绳索,而技术落后的国家,则是被捆绑着遭受掠夺的一方。
这是中美之间形成的另一种恐怖平衡。
中美恐怖平衡,让美国从中国获取了不计其数的财富,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这个恐怖平衡,可以简单分成几步来看。
第一步:美国印钱换中国实实在在的产品,赚走了中国的劳动成果,而中国得到了美元。
第二步:美元贬值,中国通过贸易赚的美元购买力下降,而购买的美国国债也大幅度缩水,等于中国人的部分财富被悄悄转移到美国人手中。
第三步:美国卖给中国债券,让中国的美元重新流回美国,美国将这些钱换成人民币投资中国,然后,再迫使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美国赚了。美国投资中国的资金年利润高达33%。
第四步:美国在人民币升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重新换回美元——可以换更多的美元,又赚了一笔。
第五步:美国打压人民币,使其大幅度贬值,然后,用美元廉价收购中国的优质资产——这一步,是美国在2014年以后开始逐步实施的战略。
在国际贸易中,顺差未必是好事,关键在于,你在利润分配中所占的份额,而这种利润分配的主导因素正是技术!
归根结底还是美元拥有的全球主导地位,让美国在操作中有了更自由多变的选择。其他国家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美贸易恶性平衡,让中国流失了大量的财富,也埋下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所以说,创新能力差、科技水平落后的国家为创新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的国家打工,早已成为常态。再来说一说创新,中国人活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过去的辉煌中,在辉煌中寻找互相倾轧的宫廷斗争经验;而美国人活在未来。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消费拉动型的国家,消费在其经济增长中,占比一直高达70%以上。法国学者杰拉尔德·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指出:在美国公司的利润构成中,从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占有重要的地位——占其总利润的50%以上……如果美国的统治地位不复存在,这样一个消费热潮将不能维持,或者,它将导致低积累率、美元的贬值,进而使美国相对衰落。
那么,美国靠什么来维持这一局面呢?
一是靠从其他国家争夺智力资源,以刺激美国的创新能力,改变美国的技术变革条件。
二是靠军事力量。通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力量布控已经没有空白点。美国已在世界45个国家建有395个大型军事基地和大量小型基地,部署了25万军队。
但美国的军事力量之所以强大,依然靠的是超强的创新能力和遥遥领先的先进技术。事实上,强国都重视这一点。笔者连续数年研究普京,普京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也努力优先考虑研发资金的投入,以确保俄罗斯在科技领域的优势。以军事领域为例,虽然起初俄罗斯没有经济实力立即把高科技武器配置给军队,但普京竭尽全力确保研发的顺利进行,一旦经济发展跟上来,马上就可以把技术领先优势转化成强大的军事力量。
在“全球创新投入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20名的国家,有19个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比例。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2.8%,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一比例在1%以下。
长期来看,一个国家只有长久保持创新,不断增强其创新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在短时间内轻易获得和超越的。实践证明,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就在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国家创新竞争力,能够持续保持创新潜力。
而且,技术的进步只能靠自己。中国曾经幻想靠引进外资提高自己的技术,但是,首先,来中国做得最成功的是像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吃喝玩乐型的企业;其次,即使技术型的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留给中国的也只是生产环节,他们对技术是严格保密的。
中国要想打破中美之间形成的不利于中国的这种恐怖平衡,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创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从制度、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鼓励创新。
英国研究者指出,中国能否最终取得成功,取决于中国能否扩大内需,摆脱对美国和欧洲消费者的依赖。
消费不足体现出来的是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这种矛盾包含着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隐患。正如马克思在分析危机的原因时所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总是民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
劳动力工资和运输成本的上升,地价的上涨和人民币持续的升值,正在快速蚕食掉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而美国工资仅仅小幅上涨甚至是微降,美元贬值,劳动者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这使美国的制造成本变得越来越低廉。在未来的5年中,在中国沿海投资建厂生产销往北美市场的商品,只能比在美国部分地区生产降低10%~15%的总成本。这意味着,在美国投资建厂将是最佳选择。
在众多因素的带动之下,美国企业在最近一段时间纷纷踏上了“回家”之路。
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技术与创新的改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7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天都是感恩节》读后感400字

    《天天都是》这篇文章让我对感恩的理解完全改变了。 一次美国之行,一位作家在旅馆餐厅见三个黑人孩子在写着什么,作家在和孩子聊时得知他们都在写感谢信给。而且写感谢信是他们每天必做的事,…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82
  • 《十三岁的女孩》读后感400字

    读《十三岁的女孩》有感 今天我又翻开了《十三岁的女孩》这本书这是作家郁雨君写的第一部电影小说。十三岁的女孩宝宝因为又一对大门牙而而被男生们评为“十大恐龙之一”。被爱美愿望驱动这的宝…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05
  • 读《铁面王子遇到晚点小女巫》有感600字

    已经读了很多本同系列辫子的书,在书单中的一本本书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铁面王子遇到晚点小女巫》。买了它后,坐下来用了一天左右的时间读完,后来有了空闲,又拿起它读了读。  …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10
  • 读《沙与沫》有感300字

    慢慢踏步在海滩,走进沙与沫的世界,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他的内心。 碧海蓝天,一波又一波欢快的浪花温柔地拍打着浅浅的沙滩,在懒懒的阳光照耀下泛起层层松软的白沫,一只雪白的海鸥一声长啸…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75
  • 神秘岛读后感300字六年级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年我读了儒勒・凡尔纳写的“三部曲”的第三部――《神秘岛》。 这本书写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五名北方军俘虏和一条小狗乘坐热气球逃离士满,中途遭…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98
  • 《永远的长征》读后感300字

    漫漫长征路,二万五千里!中国第一支长征部队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与陕西红军会师。行程达250…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