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这份工(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87)》读后感1500字
浅谈本文对我的启发:
审计的质量取决于三点,分别是态度,方法和总结。
首先是态度,态度体现在尊重二字,一是尊重客观事实,凡是作为审计发现的情况都要做到有根有据,清晰完整的审计底稿可以代替你说话,书中言:“没有记录就是没有执行”;二是尊重客户需求,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的态度,保持客观、公平和公正;三是尊重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审计最基本的使命;四是尊重被审计单位,对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对外要严格保密。五是在客户和被审计单位之间要赢得尊重,所谓实力赢得尊重,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由被动化为主动。书中言:“树立专业权威 – 这是审计师作为外来者在管理层及其员工面前赢得尊重最直接的途径。”
其次是方法。在审计前,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审计计划,并且随着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修改审计计划,对审计计划的修改要贯穿整个审计过程。书中言:“在着手工作前认清目标和结果,是拥有高效执行能力的前提。”审计中,要明确审计目的,有科学合理的分工,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这主要是受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积累、知识存储量和基本功的练就的影响,书中言:“达到高效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有的放矢,从结果出发,不断地提醒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用更少的精力取得同样的信任水平。”。审计后,要平衡所内和所外,组内和组外的各种业务关系,要充分考虑各方不同的需求,把握整体业务形势,遇到各种问题要谨慎客观的应对。书中言:“审计项目制的特点,事务所高效运作的特征以及来自客户内部和监管需要的严格要求,意味着审计项目管理永远是一个富有挑战的工作,如何争取合理的项目资源,如何满足各方需求和预期,如何保证审计质量,如何控制项目成本,如何维护与管理层和客户的关系,这些都是审计项目管理需要平衡的要素。”
最后是总结。这包括审计结论和对业务的总结。审计结论主要是指审计意见,恰当的审计意见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发表的客观评价。审计业务的总结可以借用复盘的方法,对审计业务中的每一招和每一式分析和重塑,将经历转化为内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便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打下更有力的基础。最后引用书中的几段文字:“审计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不同的行业和客户、不断更新的会计准则、不停创新的审计工具和理论,都使审计工作环境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当中。”“毫不夸张地说,决定进入这一行业的那一天,同时也就做出了终身学习的承诺。要在审计行业立足下去,必须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因为几乎所有的学习都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完成,没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将很难保持双线作战的动力。”“审计工作对很多人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够通过工作,深入接触不同行业和公司的机会。通过这个镜头,审计师可以一点点地积累起对某一个行业、某一类产业,甚至整个商业社会运行规律的认识。”“常会听到有人说,审计工作浮光掠影,接触再多的公司工作也无济于事,内容大同小异,难以形成深刻的见解。相信我,有这种想法的人,即使给他安排最核心的工作,每天与企业高管形影不离,列席各种最重要的决策会议,也难以叫他满意。比之于其他工作,审计行业已经为年轻人提供了非常难得的近距离接触经济实体实际运营的机会,虽然侧重于财务,但审计师的日常工作中仍然有很多机会与财务人员以外的管理层和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技术正在以不同的速度走近审计行业。作为联结现在与未来的审计师,为了行业的发展,更是为了自身的生存,有义务对这些创新科技进行持之以恒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