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织文言文翻译注释和启示

1、文言文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

2、翻译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凭什么跟织布为生不一样?(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子吓了一跳,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3、注释

  1.既:已经。

  2.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3.自若: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4.以:用。

  5.子:古代指你。

  6.斯:这。

  7.知:同“智”。

  8.故:原因

  9.是以:即“以是”,因此。

  10则:就。

  11.是:此,这。

  12.斯役:指服贱役的人。

  13.何以:即“以何”,凭什么,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孟母教子图

  孟母教子图

  14.中道:半道。

  15.宁:难道。

  16.衣:穿衣,名词作动词。

  17.夫子:丈夫和孩子。

  18.堕:通惰,放松。

  19.虏:奴隶。

  20.旦:早晨。

  21.夕:泛指晚上。

  22.遂:于是

  23道:法则、方法。

4、启示

  孟母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实际生活情境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要主动地学习,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2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愚公移山》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4
  • “云影断来峰影出,林花落尽草花生。”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云影断来峰影出,林花落尽草花生。”这两句写别墅春日的景象——山间云散天晴,阳光普照,山峰的影象清晰可见;桃林、杏林等树花已落尽,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5
  • 寒菊的翻译赏析

      《赵昌寒菊》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前言】   《赵昌寒菊》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5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译文] 乘着秋风,踩着白露,哪怕只有这一次的相逢啊,就胜过那人间的千遍万遍。    [出自]&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44
  • 文言文《诫子书》练习题

    文言文《诫子书》练习题   【练基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   (2)俭以养德 (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   (4)淫慢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7
  • 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