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上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非攻上》选自《墨子》。 《非攻上》体现了墨子的主要观点“非攻”。以下是非攻上原文及翻译注释,非攻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而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翻译

  现在有一个人,钻进别人的果园,偷了人家的桃子、李子,人家听到了就责备他,上面执政的人捉住了就处罚他。这是什么缘故?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别人的鸡、狗、猪或小猪儿的人,他的不义又超过钻进别人果园偷桃子李子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越发多了,他的不义就愈甚,罪就更重。至于钻进别人牛圈马棚,偷人家的牛马的,他的不义更超过偷鸡、狗、猪或小猪儿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越发多了。如果损害别人的越多,他的不义就愈甚,罪也就越重。至于杀死无罪者,夺取衣裘,抢劫戈剑的人,他的不义更超过钻进别人牛圈马棚偷了牛马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越发多了。如果损害别人的越多,他的不仁就愈甚,罪就越重。对于这些,天下的君子都知道反对,指责就是“不义”。可是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还进而加以赞扬,称之为“义”。这能说是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杀了一个人,说他不义,必定有一条死罪。如果照这种说法类推,杀了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义,那必定有十条死罪了;杀了一百个人,就是百倍的不义,必定有一百条死罪。对于这种行为,天下的君子知道反对,称之为“不义”。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去反对,还进而加以赞扬,称之为“义”。那大概是真的不知道这是不义,所以把那些颂扬不义的话记在书上,传于后世。如果知道这是不义,怎么解释把那些颂扬不义的话记在书上,传于后世呢?

  现在这里有一个人,看到一点儿黑就说是黑,而看到一片黑却说是白,大家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白和黑的区别了;尝到一点点苦味就说是苦,尝到很多苦味却说是甜,大家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懂苦和甜的区别了。现在见人做了很小一点坏事,就知道应该反对,但做了像进攻别国那样大的坏事,却不知道应该反对,还进而加以赞扬,称之为“义”。这能算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由此可知,天下的君子对于“义”与“不义”的分辨是多么混乱啊!

注释

  ①选自《墨子·非攻上》。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攘,偷盗。豕,猪。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⑾〔益厚〕更严重。益,更。厚,重。

  ⑿〔栏厩(jiù)〕养家畜的地方。

  ⒀〔不辜〕无罪。

  ⒁〔扡〕同“拖”,剥下来。

  ⒂〔当此〕遇到这种情形。

  ⒃〔天下〕古人称周朝统治的地区(包括各诸侯国)为天下。

  ⒄〔攻国〕攻打别国。

  ⒅〔弗〕不。

  ⒆〔从而誉之〕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⒇〔若以此说往〕如果用这个说法类推下去。往,向前行。

  21〔重(chóng)〕倍。

  22〔情〕实在。

  23〔其言〕指君子的错误言论。

  24〔奚说〕怎么解说,有什么理由。

  25〔辩〕同“辨”,分别。

  26〔甘〕甜。

  27〔是以知〕以是知,因此可以知道。

  28〔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在分辨“义”与“不义”上,思想是混乱的。

赏析

  “非攻”意为谴责侵略战争。墨子把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国进攻小国、强国进攻弱国的战争,称为“攻”,这是应该坚决反对的;另一类是讨伐暴虐害民之君的战争,如汤伐桀,武王伐纣,叫做“诛”,这是应该赞成的。在《非攻上》一文中,作者生动详尽地论证了“攻”的不义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是研究墨学的一篇重要资料。

  《非攻上》言辞质朴,由小及大,议论层层深入。这是《墨子》一书的文风,也是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作者先从入人园圃窃人桃李讲起,步步深入,层层比较,从而生动详尽地论证了进攻别国是最大的“亏人自利”,也是最大的犯罪行径。当然,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看,墨子的非攻主张与历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历史发展要求通过兼并战争结束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而墨子在当时是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但本篇关于“义”与“不义”之辩,以及揭露战争造成的灾难,使人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2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玉与古诗词

    中国的诗、词、辞、赋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词、辞、赋中,对玉也有较多的描述,如屈原在《楚辞·涉江中》就有:“登昆…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1
  • 100句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人而无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0
  • 咏意――白居易诗词全集

    咏意 [唐] 白居易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 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 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0
  • 《晚春》译文及赏析

    《晚春》译文及赏析1   《晚春》   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译文   花草树木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0
  • 李元膺 《洞仙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译文] 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春天不是花团锦簇的时候,早春梅花暗香浮动、杨柳依依的景致才是最娇媚柔和的。   [出自] 北宋 李元膺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8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这两句是在思念友人,切望重聚——你什么时候再载酒来,我俩在重阳佳节一醉方休。明点出“秋&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