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文翻译注释和启示

  《惊弓之鸟》出自于《战国策· 楚策四》。

  【文言文】

  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

  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11)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2)也。”王曰:“先生何以(13)知之!”对曰:“其飞徐(14)而鸣悲。飞徐者,故(15)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16)也,故疮未息(17),而惊心未去(18)也。闻弦音,引(19)而高飞,故(20)疮(发而)(21)陨(22)也。”

  【翻译】

  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可以不射中鸟就能使鸟掉下来。”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可以。”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随便射了一箭,(箭没有射中大雁,)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先生凭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便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注释】

  (1)异日:往时,从前。

  (2)更羸(gēng léi):战国时的名射手。

  (3)京台:高台。

  (4)谓:对…说。

  (5)引:拉。

  (6)虚发:不射中目标。

  (7)下鸟:使鸟落下。

  (8)然则:既然如此。

  (9)乎:吗。

  (10)有间:过了一会儿。

  (11)以:凭借。

  (12)孽:指幼鸟。

  (13)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怎么就。

  (14)徐:慢慢地,缓慢。

  (15)故:旧的 原来的。

  (16)失:迷失。

  (17)未息:没长好。息,痊愈。

  (18)去:消除。

  (19)引:伸展(翅膀),这里意味奋力向上飞。

  (20)故:旧、原先。

  (21)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

  (22)陨:从高处坠落。

  【意思】

  惊弓之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启示】

  惊弓之鸟从反面启示人们,做人做事一定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你或许想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3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客夜与故人偶集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97
  • 张英《姚珠树公传》“明之季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姚珠树公传   [清] 张英   明之季年,吾桐冠盖煊奕王谢子弟,以才俊闻于一时,其中文章、经济、丰采、言论、气谊、识量皆光明骏伟,卓然为诸君之冠者,则姚珠树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9
  • 四招学好高二文言文

    四招学好高二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使用的语言,读懂文言文需要有文言文基础。如何学习文言文,下面教你方法。给新高二学生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1.掌握基本知识结构文言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1
  • 画家赵广不屈文言文及翻译

    画家赵广不屈文言文及翻译   画家赵广不屈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下面是画家赵广不屈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23
  •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47
  •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原文及对照翻译

      [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